• 24阅读
  • 0回复

我心中只有祖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7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我心中只有祖国
中央音乐学院 郑荃
1988年6月,在欢迎我回国工作的大会上,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讲了这么一段使我至今难忘的话:“我们今天欢迎郑荃同志学成回国工作,并不意味着他学习阶段的结束。我们还要多次派他出国学习,支持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学回来,才能保持我们不断地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我是1983年受文化部派遣前往意大利克雷蒙那国际提琴制作学校,学习提琴制作的。中国的提琴制作业虽然起步晚,但到70年代从数量上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提琴生产大国。由于长期处于闭塞的状态,我们前一辈的提琴制作家们没有机会系统地到欧洲去学习提琴制作的技艺,只能依靠极少的资料和一些实物样品来摸索,靠累积经验制造提琴,当然很难达到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欧洲提琴制作业的水平。只是在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后的今天,我们这一代的提琴制作者才有可能离开自己的小圈子,走向广阔的世界,才有可能向国外高水平的提琴制作家学习,以迅速提高我们的提琴制作水平。
在意大利,我学习了将近5年。由于学习成绩优良,两次跳级,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4年制的课程,提前一年毕业,我利用这争取来的一年转入巴尔马音乐学院提琴制造系学习,第二年以满分成绩毕业。在国外学习期间我还多次参加了国际比赛、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奖13项,其中有3枚金质奖章。1988年6月,文化部、轻工业部授予我“中国提琴制作大师”荣誉称号。
我是在1988年4月回国的。回国前,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教育处将我回国办学的计划及时反映到国内,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轻工业部、国家教委、文化部特地联合拨款5万美元,让我从国外购买办学所需要的资料、材料、仪器。回国后,文化部教育局又拨专款人民币3万元,作为提琴制作专业的开办费用。中央音乐学院在我回国前就专门开会研究了我的工作和生活的安排,除工资提高到170元、职称为副研究员、优先分配住房外,还任命我为提琴制作研究室主任,甚至还考虑到宿舍电话的安装等具体的问题。院里拨出6间全院最漂亮的琴房作为教学场地。这一切在国家资金如此短缺、学校用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更显得珍贵。
正如英副部长在欢迎我回来的大会上所应允的,我回国一年多来,已经3次代表我们国家出国参加比赛,获奖4项。
1989年10月6日,我作为31名回国留学生代表之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接见。江总书记再次肯定了改革开放政策中留学生派遣工作的成绩。希望出去学习的青年人,把学到的知识带回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