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取缔无照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7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社会一角探幽

  取缔无照经营
本报记者 朱思雄
提要:近几年来,在北京市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无照个体商贩愈来愈多,困扰着首都的治安、交通、环境卫生和经济秩序、损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意见颇多,希望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商贩。

每当夜幕降临,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外的马路边上,炸麻雀、摊煎饼、卖馄饨的无照个体户便忙碌起来。他们大多是外地来京人员,有的自筹资金无照经营,有的受雇于一些无照个体户。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处的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全市有几万户无照个体商贩,2/3是外地来京人员。
在无照商贩中,刑满释放人员占一定比例。
一些街道第三产业在申请营业执照时,往往同时办几个甚至十几个副本,擅自设点雇佣无照人员经营。这种一照多摊的经营方式,也是无照商贩的又一个重要来源。1989年9、10月间,海淀区共查获一照多摊的经营者73人次。
无照经营,既不交纳税收和管理费,又可以在经营范围、经济方式、经营场所的选择上全由自己随机应变。这是一些个体经营者拒不办理营业执照的又一个原因。
1989年7月至9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1万起,其中无照经营的6.2万起,占总数的一半以上。1989年1月至11月,海淀区有关部门共查获无照经营者10736人次。

无照经营为什么屡禁不止呢?无照商贩大多法制观念淡薄,投机欺诈、走私贩私、哄抬物价、强买强卖、偷工减料、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的情况不断发生。为赚取高额利润,他们不仅在消费者身上捞油水,也在国家税收上打主意。无照商贩未办营业执照,因而不缴纳管理费;由于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实行批发部门代扣零售环节的工商税,而无照商贩大都采用不正当渠道进货,因此他们也不履行纳税义务。无照经营违法致富,促使一部分人铤而走险,使无照商贩的队伍日渐扩大。
无照商贩或是通过关系批发进货,或是以零售价批量购入,高价售出,或是低价从工厂直接购进残次商品,然后加价出售。无照商贩往往抢在有照商贩和国营集体商店之前,推销时髦紧俏商品。
查获无照商贩不容易,处理起来就更困难。每天清晨和傍晚,在302路车农展馆总站,上下班倒车的人很多,无照商贩乘虚而入,不顾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把饮食摊、烟摊摆在马路上招徕顾客,久而久之,那里逐渐成为一处自发的黑市。仅海淀区就有4处这样的黑市。负责检查市场的海淀区执法队的同志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无照商贩的营业时间往往选在我们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与我们打‘时间差’,给查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尽管我们经常不定期地在早晚进行突击检查,但对无照商贩仍防不胜防。”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反映,现在,无照商贩对罚款和没收经营的商品根本不在乎。在中国人民大学门口的无照商贩曾对记者说:“执法队来了我就跑,万一被砸了摊子罚了款也没关系,等他们走了,收拾收拾再干。”

无照经营活动及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989年下半年进行的“百日市场整顿”工作,对抑制无照经营活动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认为,要根治无照经营活动,在各部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一、北京市无照商贩人员构成复杂,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鉴于无照商贩中大多是盲目进京人员,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临时户口的管理,加强对私人出租房屋的管理,限制外地人员长期滞留北京。
二、商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供货管理制度,从货源等方面堵住无照经营活动赖以存在的条件。
三、对无照经营者应依法从严查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