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出路在于实干——甘肃连续七年粮食稳定增产的经验和启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8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出路在于实干
——甘肃连续七年粮食稳定增产的经验和启迪
杨凌隆 杨建平 李莉
地处大西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都比较差的甘肃省,从1983年至今,粮食连续七年稳定增产,年均递增4.3%,与全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徘徊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甘肃经验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是十分艰辛的,同时又是很有希望的,关键是把五中全会的号召和各项支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去做。
近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甘肃的自然条件是比较严酷的。除河西一些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灌溉水源贫乏,64%的地区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干旱年年发生,是农业头号灾害。在现有耕地中,山地占65%,其中1/3是大于25度的陡坡地,水浇地面积为23.8%,比全国平均数低21.6%。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曾被清将左宗棠奏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建国后,甘肃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左”的思想干扰,几起几落,折腾也是比较厉害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3年以后这7年,甘肃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3年到1989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174.2元增加到1989年的375元,2/3以上的农户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
最为突出的变化是,粮食生产结束了大起大落的局面,连续7年稳定增产。1983年总产量由1982年的469万吨上升到539万吨,以后一直稳定在530万吨上下,1988年达到593万吨,1989年达到625万吨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人均粮食占有由1982年的239公斤上升到1988年的278公斤,1989年的290公斤,7年间在人口净增190多万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增加50公斤。尽管从绝对数看还很低,而且每年仍需三四十万吨的粮食调入,但是这种持续的稳定增长,同全国粮食生产连年徘徊,人均占有量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相比,毕竟是不同寻常的。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甘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1983年以来,工业年增长幅度在10%上下。工农业增长比保持在2∶1的水平。财政年增长幅度在12%上下,平均年净增3亿元,实力逐步增强。社会政治局面也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动乱和民族纠纷。最近这七八年,甘肃省的经济和其它建设事业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最大的特点是稳定、实在。
甘肃省粮食稳定增产的基本经验
1、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农业是甘肃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也是甘肃落后面貌能否改变的关键所在。农业发展了,粮食上去了,大局就稳定,甘肃的建设和振兴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过去甘肃在粮食问题上吃过大亏,教训相当深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把农业摆在了经济工作的首位,明确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在这个问题上不搞党政分开。他们从省委书记、省长开始,层层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帮助基层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已经坚持了5年。从1985年起省、地、县三级建立了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强调以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从制度上强化了对农业的领导意识。每年春播、夏收大忙季节,各级机关都要抽调大批干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同时动员全社会重视和支援农业,包括对口扶贫、科技兴农等等。
2、从省情出发,摸索出一条以改变生产条件为重点的农业发展道路。
水土流失和连年干旱是甘肃农业的致命灾害。因此,保土、保水、保墒,逐步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保证甘肃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措施。对于这一点,经过长期实践的摸索,各级干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行动也越来越坚决。他们采取大中小型配套,长中短期结合,省地县乡协同的办法,发动农民投劳,国家适当补贴,坚持不懈地进行讲求实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建成了几项骨干水利工程和一批配套工程,从1984年至今,每年新修“三田”(梯田、砂田、沟坝地)70—80万亩,水浇地30万亩。现在全省“三田”和水地面积各达1300万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成为粮食稳定在530万吨水平的基本条件。甘肃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是与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现阶段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切合实际,抓住了要害,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时提出阶段目标,鼓舞全省人民为之奋斗。
省委、省政府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把全省划分成三种类型共五个经济区域,即,以河西灌溉农业区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以陇东老区为代表的中间地区,以中部干旱地区、陇南山区和甘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代表的不发达地区,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方针,实施分类指导。河西大力建设商品粮基地,陇东恢复开发,重建“陇东粮仓”,中部、陇南、甘南则致力于脱贫。
4、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承包。
甘肃省对农业的投入是多方面的。1982年以前,用于农业的支出占省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1983年中央开始划拨“两西”建设资金和农村发展基金以后,投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5%左右,投资绝对额大幅度上升。富裕起来的地方,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多。酒泉地区去年农民人均收入801元,有42%用于投入。省里采取集资等办法搞了几个化肥厂的改造,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迅速增加。动员组织了部分省直机关和几十个大中型企业同贫困县挂钩,帮助扶贫。更多的是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全省每年都有大量劳力投入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和小流域治理,成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主要力量。
科技兴农在甘肃也比较活跃。从1983年开始实行农业科技承包,1985年以后大面积推广。1989年比1986年增收的70多万吨粮食,有25%来自科技承包田。
5、既有改变贫困面貌的坚定信念,又有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苦干实干,稳中求进。
甘肃省的领导同志清醒地看到解决甘肃农业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确立了打持久战,长期艰苦奋斗的认识,进而提出了既不能消极悲观,又不能赶急图快,而是要扎实苦干,稳中求进,积小胜为大胜这样一个指导方针。
甘肃人的苦干精神是令人钦佩的。甘肃这10年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甘肃人民在奋斗中看到了希望,在希望中鼓舞着斗志。
甘肃省的领导同志一再提醒大家,甘肃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财政投入十分有限,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近7年粮食稳定增产,老天帮忙,没有出现特大灾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反复强调只有按照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埋头苦干,甘肃才能彻底改变落后面貌。
             (原载《农民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