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上海科技生产结合成绩可喜 千余项科研成果84%得到应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9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上海科技生产结合成绩可喜 千余项科研成果84%得到应用
本报上海1月18日电 记者萧关根报道:上海市广大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奋力攻关,1989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855项,有42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82项为国内首创。更可喜的是,已有1553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占84%,比1979年的56.1%提高了近三成,说明上海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力量越来越强了。
记者清楚地记得,1988年上海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七五”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抓紧市工业会战项目科技攻关任务;努力完成500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28条龙的技术项目;主攻9个关键性技术,为出口创汇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基地;组织实施500项“星火计划”项目;开发新技术,加速高技术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为市政工程重大项目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等。
有了明确的任务,各路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和渠道纷纷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工业常用钢及特种材料激光切割工艺在产业界推广应用后,年收益达7500万元,可创汇600万美元。“软土地基注浆加固推广应用”项目,已在30余项工程中应用,经加固后的土体力学性能指标可提高1—1.5倍,产值达900万元。
14项重点工业项目会战为科技工作、大中型企业服务找到了一条新途径。会战采取行政干预、经济手段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公开招标,以经济技术责任合同制的形式把全市科技力量组合起来,围绕市重点工业领域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联合攻关。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以及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积极参加投标,共安排了350项科技攻关项目。会战使企业成了科技与生产结合的主要基地。
全市去年超额完成了原定50个攻关项目的任务,共有73个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发展横向联系,建立和巩固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大大推进了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进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