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廉洁奉公贵在自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9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直言不讳

  廉洁奉公贵在自觉
汪义群
我在武汉化工学院曾看到上级有关部门发下的一份文件,其中规定了局以上领导干部招待宴请的标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文件处理单上学院领导的批语:“招待标准每人竟达25—35元(不含饮料费用),还说是‘带头发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老百姓看了将作何感想,青年学生知道又该如何评说。”“我院应逐步将招待饭改为分餐制,这种文件不能执行。”
现在读这两段批语,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眼下各地都在抓廉政,“过紧日子”。武汉化工学院的可贵之处在于:第一,文件是在前年上半年发下的,正值“公吃热”之时。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能真的照文件执行,不搞“你有四莱一汤,我有四盆一缸”,就不错了。但学院的领导却不以“不错”为准则,而是给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有人是没有空子想方设法钻空子,他们是放着明显的空子不钻,并且还自觉地堵塞上级政策中因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漏洞。第二,批语既不是写在工作总结或汇报材料中,更不是特意留给记者采访时看的,仅仅只在院内有关执行者中传阅。
这个学院不但在吃喝上严格要求,其它方面也很严格,他们从未买过一辆高级豪华型小轿车,并多次放弃上面下达的购车指标,至今还是个小车缺编单位。我走访过该学院主要负责人,发现在他们头脑中有三个认识“根深蒂固”:一是“我不相信国家会富得那么快,高消费违背了国情”,“我们是新建院校,叫花子不同龙王比宝,不能把钱花在摆阔气上”;二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当领导的成天坐好车,吃公餐,人家会骂的”;三是搞工作要重实效,重内涵,不能虚张声势赶时髦,“花钱买好形象”。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件衣服,冷了穿热了脱,随季节的变化而变换,而是一种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这些年不大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了,但抑制公款吃喝之风却不能不抓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当然要靠制度,过去忽视了制度建设是有过教训的,但把廉政建设的希望仅仅寄托于制度上,以为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也是片面的。因为任何纸面上的规定都只能是原则性的。再说,制度往往落后于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制度制约不到的情况总是存在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这是个科学论断。要降“公车热”、“公吃热”、“公玩热”、“公礼热”,除了制度建设以外,还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加强检查,使每一个拥有公款支配权的负责人从人生观、世界观上解决问题,使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