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温暖军人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9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温暖军人心
江苏省靖江县把为军人服务落实到军人和军人家庭的各个方面,谱写了新时期爱国拥军的新的篇章。
每逢大忙或军人家庭遇到困难时,靖江县各级领导便发动青年民兵和中小学生,做好军人家庭服务工作。各乡镇普遍建立了“现役军人家庭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经济、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分工专人负责,建立服务组织,开展“包户服务”活动,不让军人为家庭多分心。
去年农忙季节的一天,现役军人刘金宏的妻子正在插秧。乡武装部长带着服务组的40名青年民兵赶来了,突击半天,完成了3亩多田的插秧任务。服务组的同志自带茶水,没有让军属破费分文。刘金宏回家探亲,看到责任田插着齐整整的秧苗,便找到武装部长,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回部队我一定好好干。”当年他立了三等功。现役军人黄明根的母亲不幸病故,乡领导随即带着人武、民政部门的同志赶来,一边向部队拍电报,一边送来丧葬费,帮助料理丧事。由于气温高,黄母死后3天就火化了。当黄明根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赶回来时,母亲的丧事已经处理完毕。黄明根跑到乡长家里,感激地说:“是你们帮我尽了做儿子的责任啊!”当年他立了三等功。
许多军人的妻子上有老下有小,难以照料。这个县各级领导设法把他们的夜班调到日班,使军人的妻子解除了烦恼。
紧靠江边的越江乡,有个12位烈军属致富合作社,这是乡政府帮助办起来的。乡长严光明说:“拥军,不仅要使军属政治上光荣,而且要使他们生活上富起来。”于是他们根据“加强领导,优惠政策,能人牵头,烈军属参加,各方支持,保证致富”的要求,创办了烈军属致富合作社。凡参加致富合作社的烈军属和贫困户,每户每月都有可观的收入。
军人转退回乡后,靖江人民仍然一往情深,为他们开欢迎会,关心他们的疾苦,安排好他们的工作,与地方干部一视同仁,该培养的培养,该提升的提升。
转业到靖江的团政委刘银松,开始被安排在县计委任副主任。刘银松工作热情高,有实干精神。经县委组织部及时考察,发现这位同志有理论水平,有组织能力,在部队还多次立功受奖。没过多久,就将他补为县委常委;39名营以下干部被安置到县的部、委、办、局和乡镇领导岗位;47名转退军人被推荐到大专院校深造;31人成为企业的厂长、经理。
家住八圩江边的退伍军人刘金余,家里两间小屋的过墙倒了,妻子抱着孩子无处栖身。消息传到刘金余工作的空调机械厂,厂长朱富荣立即动员全厂干部职工支援小刘盖起了两层楼的房子。
靖江人民不仅把转退军人的冷暖挂在心上,还惦着他们的婚恋!县委要求各级干部带头当红娘,各乡镇成立了红娘组织268个,参加人员1608人,经过他们热心牵线搭桥,已有216名退转军人喜结良缘,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李大智 杨柏明
            董文林 卜寿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