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本溪火连寨粮库学雷锋、树新风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9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雷锋精神在这里生根
——本溪火连寨粮库学雷锋、树新风纪实
时维胜 李联合
火连寨粮库坐落在辽宁省本溪市一个不显眼的角落。这个粮库的职工自1978年以来,开展学雷锋活动,持之以恒,粮库干部工人团结互助,爱库如家,无私奉献。12年间这个粮库的利润增长60倍,1989年实现利润39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0%,创建库以来最好水平。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动乱期间,粮库的大门上挂起了“学雷锋、树粮库新风”的醒目横幅。粮库党委还组织干部和青年工人绕道到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学习雷锋的事迹。接着,库党委展出了本单位40多名学雷锋的典型事迹,用职工身边的模范事迹教育职工。在5月20日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第一天,粮库党委作出决定,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实际行动学雷锋。5月21日全库150多名党员带领近千名职工举着学习雷锋的横幅,走上街头开展为民服务日活动,为数千名群众咨询法律,理发修表,修车修鞋,仅这一天粮库职工为民做好事243件。学雷锋活动在粮库深入开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9年第二季度粮库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粮库油脂厂月月超额2000吨完成加工大豆的任务。实现月平均利润30万元,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粮库工人感慨地说:“任凭风浪起,雷锋在心中。”
前些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粮库职工中也出现了见利忘义、假公济私的现象。库党委及时用雷锋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精神教育职工,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粮库实际,制定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两个暂行规定,把群众性的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
这个粮库学雷锋活动全面展开,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全库职工拣到现金、存折和实物价值2万多元,全部归还失主或上交有关部门。一天,粮库汽车队工人于凤才将拣到的800元的活期存折交给党组织。经过查找,当失主杨学民老人见到存折时,他流着热泪连声说:“粮库工人像雷锋。”一次,粮库青年工人杨春宝出差途中,他路经一湖边时,突然听到“救人”的声。他仔细一看,发现4名在湖中划船的女学生落入湖心。杨春宝没顾上脱衣,就一头扎入水中,一口气救起4名落水者。杨春宝救人不留姓名。后来有关部门几经查找,才得知4名落水学生的救命恩人是杨春宝。
粮库玉米联产加工厂学雷锋小组爱厂如家,12年来,为粮库做好事1000多件。成为粮库树新风的倡导者。1985年8月的一天,本溪下了一场瓢泼大雨,储料仓内淌进雨水,大批粮食被浸泡,如不及时清理,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下班后,学雷锋小组组长顾占胜召集了6名学雷锋小组成员,一直干了4小时,把地沟里的2500多公斤粮食全部清理出来,进行了晾晒。1988年7月,粮库内库存粮食发热,如不及时清理,将会出现坏粮事故。学雷锋小组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他们利用工余、中午休息时间,顶着烈日一连干了几天,把发热的2000多公斤粮食全部晾晒一遍。这个小组还多次开展突击性的劳动,解决了厂内许多急、难、险的问题。在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中,学雷锋小组大显身手,他们提出14项被领导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共节约23万多元。
火连寨粮库党委认为,在雷锋精神面前,领导与群众一样,都是学生。领导的责任是如何引导大家去思索,去鉴别,去实践。基于这种认识,库领导以实际行动带头开展学雷锋活动。近3年来,全库干部中已有57人次拒收贿金5.9万元,上交各种好处费9400元,拒收和上交各种礼品500余件。前两年粮食局奖给粮库经理、书记5600元现金,他们用这笔钱为托儿所买了一台洗衣机,为职工修了游艺室,买了彩电、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促进了学雷锋活动更加深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