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访商业部副部长潘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0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1990形势与对策

  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
——访商业部副部长潘遥
本报记者 张锦力
早有经济学家提出这样的见解:开拓农村市场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事情。
目前农村市场状况怎样?有多大的潜力?需要什么商品?供销社今年在开拓农村市场方面有何打算和设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商业部副部长潘遥。
记者:您对我国农村市场状况怎样评价?农村市场究竟有多大的潜力?
潘遥:十年改革开放,广大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目前农村中的结余购买力高达2000多亿元,可见农村市场的潜力之大。
去年下半年城市市场普遍出现了销售疲软的状况。这种状况对农村市场影响较轻。农村市场中最主要的商品是农业生产资料,去年1—11月销售总额比前年同期增长了23.7%。农村的生活必需品中的13类主要商品也都在稳定增长。有些商品,例如:农药、农具、碱面、煤油等市场上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记者:目前许多经济界人士认为,工商联合,送货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可以缓解城市市场销售疲软,工厂开工不足的困难。对此您怎么看?
潘遥:这几年,我们对农村市场重视不够,开拓不够。工商联合,送货下乡,开展促销,既方便了农民,又为工业排忧解难。这是对城乡都有利的好事。最近,很多工商企业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搞好工业品下乡,一定要克服已往那种现象:即等城里的工业品不好卖、滞销了,才考虑到农村;而一旦好卖、紧俏就忘记农村,仅把农村市场开拓看成解决工业困难的权宜之计。这是不对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要求在全党全国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潮。我们要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开拓农村市场,还必须对农民需求有个正确的估计,现在农民的收入有一半投放在农业生产资料上,农村市场主要短缺的是农资产品。城市滞销积压的高档商品,农村市场的容纳能力也很有限。所以,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也是要调整好产品结构,而不仅仅在于倾销产品。
记者:供销社系统今年对开拓农村市场有哪些设想和措施?
潘遥:供销社今年要为农民办几件实事。供销社从现在开始,就在加紧做好春耕农资供应的安排。
我们要为农民办的第二件事是把各级供销社力量组织起来进工厂,从工厂直接收购工业品下乡,同时把农村的市场信息,反馈给工厂。
三是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整顿流通秩序,完善改进农资专营工作,把农村市场重要消费品的批发环节掌握在供销社手里。疏通农副产品收购进城渠道,尽全力做到农副产品收购不打白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