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陈希同在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城市郊区也要以农业为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1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陈希同在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城市郊区也要以农业为基础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阎振国、苏会志)“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指导思想,不仅适用于农业省份,对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郊区也是适用的。农业是基础这个话虽然讲了多年,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解决,突出表现在有吃喝就忘了农业,形势好一点就挤农业,出了问题才想到农业。”这是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昨天结束的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讲的一番话。
陈希同说,“服务首都,富裕农民”这个口号是很科学的。它反映了处理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基本原则。多年的实践表明,郊区农民有利可得,城市才能有东西可吃。这几年郊区农民收入虽有很大提高,但并没有富到头,我们还应积极帮助农民致富。对郊区农民不能实行杀鸡取蛋、竭泽而渔的政策。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有充裕的副食品供应。
当讲到城区和郊区关系时,陈希同说,郊区工作做得如何,对城区影响很大。郊区工作搞不好,城里的工作也难以搞好;农村不安定,城市也稳定不了,反过来也一样。城区和郊区是互相依托、互相支援的关系。城市郊区,特别是北京郊区,第一位的是副食品生产。郊区一定要顾全大局,把工作切实搞好。城市则要千方百计支援农业。城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想办法支援郊区,到年终总结时都要讲一讲对农业支援的如何,有何成绩,使城里人经常想着农村,想着农业。
当讲到农村各业的关系时,陈希同强调,农业产值占郊区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虽然愈来愈小,但农业依然是基础。郊区各级领导一定要紧抓不放,特别是对粮食、副食品生产一定要紧抓不放。
发展农业,不但要重视量的增长,而且要重视质的改造,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乡镇企业也要努力发展,因为没有乡镇企业不但农民富不起来,农业生产也稳定不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更谈不上。
陈希同谈到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关系时指出,京郊农村是依托集体经济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农村没有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在农村就没有阵地。集体经济要发展,个体经济也不能砍。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一方面要发挥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税收等手段限制其不利的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