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在贝宁的日日夜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贝宁的日日夜夜
汪勤梅
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生组成的中国医疗队第六批医疗小组,在非洲西部的友好国家——贝宁人民共和国渡过了700多个日日夜夜,完成了祖国交给他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为贝宁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为增进中贝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医生工作在贝宁北部偏僻贫困的地区,这里工作与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急诊多、夜诊多、危重病人多,设备简陋、药品和医护人员少。中国医生们经常在深夜睡梦中被唤醒,听说有急诊,以最快的速度披衣上阵。有时急诊一个接一个,一夜抢救两、三个危重病人,最多的一天曾经做了6台急诊手术。中国医生以高度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救死扶伤,宁可饭不吃,觉不睡,熬红了眼,累瘦了,也毫无怨言,只要贝宁朋友得救了,就是莫大的喜悦和宽慰。他们没有节假日,很难有机会看完完整的电视节目。医疗小组一心一意为贝宁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当地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医生不仅为贝宁朋友治病,还对一些生活十分困难的病人解囊相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病员特别护理。一位因车祸致严重颅骨凹陷性骨折的患者,体温在40℃左右,昏迷不醒,既需要治疗,更需要营养和家属照料,而病人的亲属远离他乡,身无分文。中国医生毅然拿出自己的食品制成无渣流食,每天三餐亲手将流食慢慢经胃管注入患者的胃内。精心治疗整整21天,患者终于从昏迷中苏醒重返人间,睁开双眼说话了。
贝宁北方的医院附属科室条件差,血源缺乏,在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医生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各种不利因素,在小舞台上唱大戏,做了许多只有在较完善医疗条件下才能做的治病工作。内科医生仅凭着常规化验,听诊器与穿刺等简单的手段,认真细心的治疗和护理,医治好了许多重病患者,抢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两年来,全队做各种手术3000余例,成功率高,无一例病人死亡在手术台上。一位9岁儿童,全身40%的皮肤被火烧伤,其中三度烧伤的面积为15%,患儿送到医院时创面严重感染。中国医生在病人腿上取皮,像绣花一样,将一片片黄豆大小的数百块皮覆盖在创面,控制感染。最后又采用异体植皮术,经过3个月的拚搏,患儿同家人带着感激的笑容返回家园。
这段时间里,中国医生们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团结合作为17万余人次治疗了各种病症,到处传播中贝友谊的种子,赢得了贝宁朝野的高度赞扬,为祖国和中国医务工作者争得了荣誉。有的患者病愈回家后,多次步行数十里到医院看望中国医生,不会说法语的忠厚纯朴的村民,竖起大拇指赞颂中国医生的医道高明,或紧握双手以表达敬仰之情,有的送几个鸡蛋或香蕉略表寸心。
贝宁卫生部长当格罗称赞中国医生:“在人力、物力,财力存在着许多困难的条件下,不声不响地创造了奇迹,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贝宁总统克雷库满意地说,“中国医生们在贝宁北方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很勇敢,中国医生的工作深受贝宁人民好评,他们不愿意让中国医生离开贝宁。”总统还多次向访问贝宁的中国代表团说,你们所到的地方,处处受到贝宁群众的欢迎,这是因为贝宁人民亲眼看到了医疗队和中国技术人员真诚勤奋的为援助贝宁而工作,所以对中国人怀有亲切友好的感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