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期望于文艺工作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3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期望于文艺工作者
魏巍
(一)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我们要更高地举起自己的旗帜——共产主义的旗帜。不久前发生的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事变,足以说明:资本主义势力与社会主义势力正进行着生死交战。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斗争的实质仍然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这场斗争不仅关系到革命成果能否保持,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一切有觉悟有良知的作家,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为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而斗争。
(二)
一个时期以来,在文艺领域泛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严重地伤害了我们的文艺,污染了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心灵,疏远了文艺和群众的关系,也腐蚀了作者自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基础,为什么不可以化为作家的血肉呢?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恶劣影响,端正我们的文艺方向,只会促使文艺在健康的基础上更加繁荣,这是用不着担心的。
(三)
走出“象牙之塔”,走出“黄金之塔”,走出“桃色之塔”,走出犹豫彷徨的迷雾,下决心投身到群众之中,热爱他们,加强同他们的血肉联系。工农兵和知识分子永远是人民的主体,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永远是革命文艺的主人公。在一段时间里,他们不幸在文艺作品里失掉了主人公的地位,现在我们该把他们找回来了。只有作家、艺术家真正同群众结合起来的时候,艺术上的黄金时代才真的会到来。
(四)
离开民族的土壤,是不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的。艺术就是要有点“土”味,有点泥土的香味,这样的艺术才有魅力和生命力。那种卑视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盲目崇洋生搬硬套的倾向,确实错了。近几年来,某些人狂妄自大,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艺,否定三十年代以来的革命文艺,贬低解放区的文艺,这只能说是文艺运动中的一股逆流,是应当彻底抛弃的。
(五)
反对洋八股,树立有中国气派的新鲜活泼的文风,应当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其重要性当然要远远超过文艺领域。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是一次大解放。但是那时的白话文刚刚从文言中解放出来,有些还难免带一点儿小脚放大的“改组派”的味道。经过文学家们的长期努力,尤其是经过解放区作家和群众的进一步结合,在语言的群众化上大大跨进了一步。这个意义是不能低估的。可是出人意外的是,近几年的文风,却突然扭过头去走了一个“之”字,返回去了。而且比原来的洋八股还厉害,简直看不懂。不仅一般人看不懂,连教授、大学问家都喊看不懂。而这些文章的内容却往往很浅薄。这不能不说是文风上的大倒退。发展下去,是要贻害子孙的。编辑同志责任重大,希望帮助树立好的文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