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曲到终时始见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3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曲到终时始见
舟欲行
海军的青年作家黄传会出版了一本报告文学集——《一个水兵与上帝的故事》。林斤澜先生为之作序,序有题目,曰《本色》,意即说当今的报告文学之所以成为一种颇受青睐乃至“受宠度”压倒小说、诗歌、散文的文学样式,盖因为它有“多‘透’点‘明’”的“本色”。
时尚的东西,不可以为然,也不可不以为然。问问大多数读者:你从报告文学中读到了些什么?不少人会答说看到了秘闻、内幕;文气一点儿的人说了解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背景材料”。于是报告文学竟成了“透明”的窗口、工具;报告文学作家也纷纷打起选题仗,“不发现有‘轰动效应’的选题不动笔”。
正因为如此,那些为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立传,从他们平平凡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的报告文学作家,就有点像傻子。所谓唐穿汉履,明戴宋冠者,此之谓也。其实,小人物、平凡生活自有小与平凡的魅力,有“轰动”的题材和隐秘的“背景”所不具备的亲近。其间的喜怒哀乐、痛苦忧伤更贴近于读者自身,对读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或许更大。
报告文学,我以为不能只去“报告”和“透明”,它作为“文学”,写人应是第一位的,永恒的,而“轰动”题材的“轰动”效应毕竟是暂时的,“蓦地烧天蓦地空”。在更多的读者心中,抱琴掩面的琵琶女和湿了青衫的江州司马两个人物形象是不朽的,至于那琴弹得如何大珠小珠落玉盘,却不甚了了。这就是所谓“曲到终时始见人”。报告文学,写到本色,应该是写出人,而不是一味去“透明”——尽管“透明”可以显得红火热闹,同时也并非毫无意义。
黄传会的报告文学集老老实实地写了人,而且大多是小人物——上舰不久的水兵、看灯塔的战士、西沙岛上的孩子……因其人物“小”,又无“背景”可“透明”,所以书出版了,作家仍寂寂然,在海边上为写他的小人物而奔波,这种勇气和执著倒是较之作品本身更令人敬佩。
我想,如果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们都把目光投向这些小人物,读者们对宫闱内幕、野史传闻、巫婆出嫁、古树发光的猎奇的渴望,也许就会少一些。这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当然是极有好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