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重视“化肥之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3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述评

  重视“化肥之母”
新华社记者 焦然
化学矿山业,人称“化肥之母”。没有它开采出磷、硫、钾等矿石,化肥工业就是“无米之炊”。
最近,记者专门采访了化学矿山行业。一些专家对记者说,建国以来,化学矿山累计生产磷矿2.2亿吨,硫铁矿9100万吨,钾矿120多万吨,为我国化肥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化学矿山业已形成了拥有县级以上企事业单位260多家,职工达25万多人的较独立的生产体系,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1个地质大队。但是,从农业发展需要来讲,化学矿山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需要高度重视。
专家们介绍,在我国农业增产诸多因素中,化肥占30—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化肥的使用肥效较低,许多地方大量施用化肥后还造成地块板结,地力下降。主要原因是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在我国15亿亩耕地中,有10亿亩缺磷,其中5亿亩严重缺磷。据农业部土肥专家测算,我国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应为1∶0.5∶0.2,而1988年我国化肥生产实际比例是1∶0.26∶0.015,磷肥、钾肥严重不足。现在,为缓解钾肥的紧缺,国家每年不得不花2亿多美元进口钾肥。
农业部专家估算,要实现2000年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必须把磷肥年产量提高1至2倍,才能够满足需要。
无论是从眼前看,还是为更长远一点考虑,我国都必须加速发展化学矿山业建设。这方面的开发潜力也是巨大的。据化工部的资料,目前我国已经过详勘可以设计建设的磷矿储量达15亿多吨,占已探明储量的38%;钾矿石探明储量也有2.2亿吨。化工部矿山局设在河北涿州市,前不久,记者访问了局长李义杰,他说,现在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甚至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很普遍。不仅乡镇企业有,国营大中型矿山也有。如云南省,普遍是开采上层富矿,丢掉夹层或下层的中低品位矿;有的是采一弃二,如湖北宜昌地区普遍用掏心的办法,开采中间一层富矿,丢掉上下两层中低品位矿。专家们粗算一下,仅磷矿石,全国一年要浪费中低品位资源800万吨左右。这主要是化学矿山的行业管理体系薄弱和不健全造成的。
没有矿,就没有肥。这样一个基本关系,在一些部门和领导那里至今得不到认可。李义杰局长向我们列举了以下事例,说明化学矿山行业的苦衷。他说,磷、硫、钾等矿种是化肥工业的原料,应属于支农产品,应该享受支农产品的优惠政策。化学矿山、冶金、煤炭同为采掘工业,也应该享有相同的经济政策。可就产品税而言,煤炭、冶金为3%,化学矿山为5%—8%;在基本建设贷款利率上,冶金、煤炭项目为2.4%,化学矿山则为3.6%。由于化学矿山产品按支农产品定价,利润率低,各地政府要化肥项目积极,而都不愿投资建矿山。有资源的省份都认为开采越多,吃亏越大。云南省1984年时,运磷矿石的运力占全省50%,创产值却占全省的1%。
化学矿山行业的许多干部、科技人员恳切地说,农业要升温,“化肥之母”要加强。化肥矿山行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直接经济效益差,在这方面失误了,将会给农业发展造成相当长时间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