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企业开展竞赛 干部深入基层 上海开展“国家有困难我们怎么办”讨论向纵深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25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企业开展竞赛 干部深入基层
上海开展“国家有困难我们怎么办”讨论向纵深发展
本报上海1月22日电 记者章世鸿、刘士安报道:由上海钟表工业公司发起的“国家有困难,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已在全市铺开。各行业企业都从分析形势、分析国情厂情着手,开展各种专题讨论,报告会、论辩会、谈心会、学习会,参加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是多年未见的。目前这场讨论正在向纵深发展,各企业针对新的一年各种困难,制订新的对策。
这场讨论给上海工业界带来一些令人注目的变化:
一是广大职工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观。许多企业提出,树立企业精神,重整企业雄风。上海无线电十八厂提出发扬“飞跃精神”;嘉丰棉纺织厂提出“嘉丰风格”;上海乒乓球厂提出“红双喜精神”。在大讨论前,一些干部对困难估计过重,一度有消极情绪。通过讨论,大家看到,当前形势是喜忧并存,困境和机遇同时出现。在困难面前,群众与企业共命运的忧患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这是克服眼前困难最有利的条件。上钢一厂提出“我与一钢共命运,我为一钢献一计”号召,职工纷纷响应,很快提出改革建议1000多条。纺织系统24家先进企业发出“国家有困难,我们来分担”的倡议后,全局500多家企业热烈响应,掀起学先进立新功的竞赛活动。
二是讨论带来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办实事下基层开始形成风气。纺织局提出今春要抓好为国家分担困难十件事,其他局也制定了奋斗目标。各工业局干部纷纷下厂,实行现场办公,解决基层“热点”问题。
三是讨论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了一大步。一些公司相继成立一度撤销的公司党委,以加强对全行业的思想领导。许多企业恢复了一度被拆并的宣传科室,并重新配齐了政工干部。班组学习制度也正在恢复。许多企业还纷纷加强业余党校和政校建设,使干部和工人有机会轮流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