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黄土高原电子城——访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3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黄土高原电子城
——访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
本报记者 林钢
    (一)
咸阳自古帝王都,而今西郊崛起了一座电子城。我国第一家彩管厂——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就坐落在这里。与其他电子企业一样,它还有一个用数码标示的厂名:国营4400厂。
没料到一家生产电视机零部件的工厂,规模会这样大。厂区占地面积比北京的故宫还要多出67万平方米。一上午参观,气喘吁吁。现代化的精良设备是从日本引进的,十年过去,维护保养得极好。彩管生产对于水、气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很高,参观时要穿白大褂,戴白帽,换拖鞋。好多地方只能隔着大玻璃窗观看。工人进入电子枪车间,还要在门道内用6—7级人造风“风淋”几分钟,扫净附着在身上的尘粒。我参观过不少工厂,我得承认到这里有些眼花缭乱。时而管道纵横交叉,疑是到了化工厂;时而机器轰鸣,分明是机械加工企业。离玻璃池炉几十米就感到热浪灼人,而另一些车间则窗明几净,恒温恒湿,宛如进入科学实验室。
世界各国的彩管厂,都只是总装配厂,零配件由社会供应。4400厂却是个联合企业,除了总装,还有荫罩、玻壳、电子枪、偏转线圈、荧光粉等分厂和车间,一应配件俱由自己制造。进来的是原材料,出厂是彩管。当年引进时,日方是四家不同的公司,到了中国则建成为一个厂。这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彩管厂,据说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现代工业的总趋势是生产专业化。这样的“大而全”的生产组织形式,究意是先进,还是落后呢?我请教过许多专家,得到的回答竟然都是肯定的。
“要知道,4400厂几乎是在孤岛上建立起来的。当时国内还没有任何彩管配件生产。”高级工程师陈桂生这样说:“根据中国国情,在现阶段,这样的综合性工厂,不仅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在实践中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据介绍,国外建设彩管工程,都是分项建设,从后工序开始,逐步配套,十年八年才能形成体系。对于我们用三年半时间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成龙配套的联合企业的成功经验,来此参观的美国和日本专家都很重视。
    (二)
几乎所有与我谈话的人都提到了“蜗牛事件”。原来当年轰动一时的闹剧,是由彩管工程引起的。年轻的读者可能没听说过什么“蜗牛事件”。早在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要建设我国的彩管工业。彩管对于工业和国防都很需要。他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考察。正值圣诞节,主人赠送的礼品中,有一种是玻璃制品蜗牛。美国民间习俗,此乃吉祥物,寓祝福之意。有人给江青打了个小报告。江青借此大作文章,说引进的决定是“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卖国主义”,送蜗牛是美帝有意侮辱我“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其实江青当时在引进报告上也画了圈的,还批了“拟进”两字。江青舞剑,意在周公。
引进工作中断。江青下令要自力更生造“争气管”。难为了工程技术人员。在闭关锁国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任何技术资料,更谈不上制造此等高技术产品必需的专用设备。国家拨款5000万元,费时5年,只落得废铁一堆。
彩管工业在世界上已经是成熟的工业,我们何必要从零开始,在黑暗中摸索爬行呢?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列为国策。4400厂很快把第一批国产彩色显象管造出来了。1983年正式投产,取得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创优,当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喜人成绩。1984年,商标为“彩虹牌”的彩管获得国家金质奖。1985年,工厂自己开发了47厘米新产品,填补国内一项空白,总产量超过设计能力。1988年4月回收全部投资。4400彩管工程是“六五”期间有口皆碑的成功引进项目。
最值得称道的,4400厂走的是一条稳定、持续发展的路子。投产7年,既未有过“誉满全球”的“轰动效益”,也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但每年都有新的进步,产值、产量、上交利税逐年稳定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为14%。198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产量、产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三)
“彩虹牌”彩管得了金奖,很少宣传自己。除了有时报刊去“摊派”“拉赞助”外,它从不做广告。也许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吧。
这些年这个厂埋头抓产品质量。他们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进厂,“五步到位”。上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下道工序拒收。产品出厂前层层筛选,出厂后,还派出业务骨干常驻用户厂,跟踪服务,不合格的(包括有些野蛮装卸造成的)产品,负责返修或调换。所以,“彩虹牌”的上机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国产彩电,凡获得金奖或银奖的,装的都是我们的彩管。”一位青年工人自豪地对我说。全厂有7000名职工,绝大多数为三秦关中子弟。来自黄土高原的青年,特别勤奋、虚心、刻苦耐劳,经过出国学习,严格的岗位培训,技术素质相当高。
有一年,工会为本厂职工买来一批“如意牌”彩电。不久之后,人们发现,凡图象清晰的,都是用“彩虹牌”管子装机的,效果差些的,则都是进口的。这使职工们增添无限豪情。据说,现在4400厂职工到商店买彩电,都要用手电从背后的小格格里照一下,看管子是否用的本厂产品。
我问到“使用寿命”,陪同参观的徐副总工程师笑而不答,领我到一间大屋子,数百架彩电在做寿命试验。其中有4台,是从1981年11月21日第一批试生产装出的管子,一直播放到现在,累计已达4.4万多小时。徐总说,新闻报道老是渲染,国产彩管的使用寿命,从数百小时,数千小时,现在已达到2.5万小时云云,其实这不确切。考核质量,有许多严格的数据、参数,我们早已全部达到,有的并超过了国际标准。我问:“和日立比,你们的水平相差多少?”徐总说:“若就同一品种规格而言,我们完全达到了与日立同等的水平。问题在于,世界彩电日新月异,我们却还是老三样,在高起点上固步自封。”
    (四)
4400厂正在扩建。二期工程将新增两条生产线,其中一条就是当今国内外市场流行的53厘米平面直角彩管;另一条是47厘米细管颈彩管,都是80年代中期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主流产品。
扩建总部副主任何良臣领我参观新建工程时介绍说,二期工程的技术和工艺更先进,设备更现代化。和一期的软件、硬件全套引进不同,这次采取了“以我为主,联合设计,合作制造设备”的方式,引进成套技术。凡中国人能自己干的,都由中国人干。设备国产化率达49%。
这虽然大大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但也长了志气,练了队伍。中央和省里对工程进度和质量都比较满意,尤其是投资概算没有突破,还略有节余这一点,深得各方嘉许。
    (五)
1989年11月24日晚上,4400厂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收看了北京松下彩色显象管厂开工投产的电视新闻。内行看门道,他们还都注意到了普通观众忽略的一个细节:北京松下第一个通过了UL安全规格认证——这是产品进入北美市场必需的“安全通行证”。这条动态新闻在这里引起了小小的震动。它宣告,彩管生产由4400厂独领风骚的历史结束了。
我国现在年产彩电1000万台,国产彩管的配套能力不足14%。“七五”期间国家定点的彩管项目有4家,除了咸阳(扩建)和北京外,今年,上海和南京还将有两家彩管厂建成投产。此外地方投资兴建的,至少还有4家。
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人们注意到的第一个微妙的变化是,“彩虹牌”显象管的广告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出现。竞争对手均非寻常之辈。北京除了有合资的优惠条件,还将推行松下的全套现代化管理。上海项目被列为朱熔基市长亲自抓的重点项目之一,一路绿灯,工程进展迅速。南京引进的是世界著名的荷兰菲利浦技术。群雄并起,各显神威。但观察家们认为,若论综合优势,4400厂目前仍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全国最强大的技术力量。10年建设锻炼就了一支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都很好的职工队伍。联合企业的优势将也在相当时期发挥作用,无虞配件供应不上,只要有材料,就能出管子。从长远看,则“彩虹”彩管集团已经建成,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准备“雄踞国内,走向世界”。北京一位专家说,只要管理上去,谁也不是它的对手。
看得出来,4400厂是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的。它只是对“竞争不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感到不平。它们忧虑的是国家不要在宏观上再度失控。得知最近又已批准进口240万只彩管,他们感到不理解。按国家规划,“八五”末期的彩管能力已有富余,然而各地仍在盲目重复引进。有一个省,有4家厂引进了四条生产线,有此必要吗?彩电热已然降温,彩管热哪能再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