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漫话春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30
第8版(副刊)
专栏:

  漫话春节
陈显涪
春节,古人称元旦,指一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到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午夜12点(子时)的时候,爆竹声中,就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早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正式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据古籍介绍,春节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中的“腊祭”,传说那时每逢腊尽春来,人们便要杀猪宰羊,祭祀祖先和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祸免灾。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羽装饰,又唱又跳,热闹非凡。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此习俗便流传下来,《尔雅》一书中就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从历史上来看,春节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和含义。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又将整个春季都定为春节;殷商时,春节叫元日或祀日,汉武帝时,春节又叫朔日。其实,按我国汉族现有的习俗,春节并非指夏历初一那天,实际上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新正元宵节。
春节,象征着团结、兴旺,并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期冀,几千年来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在此擢举一些,以飨读者。
扫尘。《秘奥造宅经》中说:“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扫尘之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传统。
守岁。每逢年三十,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除夕之夜,互相祝贺来年有个良好开端。《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挂年画。年画起源甚早,是由“门神”演化而来的,早在尧舜时期就已出现了。宋代,有了木版年画,现存最早的年画就是宋版木刻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明末清初,我国年画形成了“三大民间流派”,即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县画”。建国后,年画推陈出新,内容色彩缤纷,饶有风趣。
贴春联。春联又名对联,桃符,门帖等名称,乃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传说起于五代以前,人们对自然灾害和天相不理解,认为是鬼神作祟,于是过年时多用两块桃木削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挂于门户,尔后逐步演化为对联。现在,随着诗苑的葳蕤,广大群众给对联赋予了崭新内容。
除了以上风俗习惯之外,还有拜年、舞狮、耍龙灯、放鞭炮、踩高跷、逛花市、赏灯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