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培养赖宁那样的好少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4
第3版(综合)
专栏:

  培养赖宁那样的好少年
李源潮
赖宁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在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赖宁学习的号召之后,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学赖宁活动正在全国1.3亿少先队员中兴起。
一个仅14岁的孩子,为什么很快地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很快地引起广大少年教育工作者的共鸣,很快地成为亿万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能不从时代的需要中来寻找答案。
学习赖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主义制度正在经历着考验。资产阶级政治家从未放弃通过和平演变使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的希望,并且运用了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手段来扩大他们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必然要在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许多方面与其发生根本的冲突。少年儿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成长,就不能不受到两种思想、两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将来也不能摆脱对两种制度的判断和选择。所以,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要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立场,要教育青少年正确对待改革和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种种困难,树立远大理想,踏实奋斗,百折不挠;要教育青少年正确辨别开放过程中可能伴生的错误思潮,懂得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出现的某些腐败现象,提高道德水准,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追求有真正社会意义的人生价值。也就是说要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制度培养接班人。而赖宁正是一个有社会主义接班人觉悟和品质的英雄少年。引导亿万少年学习赖宁将推动大批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成长。
学习赖宁也是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中小学生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片面地追求分数和智力的提高,而忽视了良好品德的形成,忽视了健康体魄的发展,忽视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养成。对此,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都十分担忧。而赖宁恰是一个德、智、体、美、劳都相当出色的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引导全国的中小学生走赖宁全面发展的道路,引导学生的家长像赖宁的父母那样培养身心俱佳的孩子,引导广大教师像赖宁的老师那样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将在实际上推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将有助于克服当前普遍可见的片面追求分数的弊病。
学习赖宁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思想政治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要去占领。因此,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入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把基础打牢固了,才能增强对资本主义腐朽东西的免疫力。少年儿童时期,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在启蒙之中,心灵好像是张白纸,“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人的基本情感,一些基本信念,许多基本的心理活动方式,都是从少年时期开始形成的。一旦过了形成期,再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了。这好比在春天里播种就事半功倍,误了春时就会事倍功半。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从小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这项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呼吁上。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学赖宁活动,就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少年儿童的思想阵地,这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件实事。
当前的学赖宁活动实际上是一次全国规模的少先队榜样教育。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的形象,曾激励无数热血青年为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欧阳海的事迹鼓舞了几代青少年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从历史的经验看,榜样教育曾经是唤起人们巨大的革命热情、激励人们无私奉献精神、鼓舞人们与困难作斗争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所以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前的学赖宁活动是学雷锋活动的继续,是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榜样的组成部分。实际上,赖宁本身就是在雷锋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在赖宁的思想言行中处处可以看到雷锋精神的光芒。同时,由于赖宁的年龄和生活的年代离当代的孩子们更接近些,赖宁对于少先队员具有更直接的影响力。
在少年中开展学赖宁活动,不能简单地引导孩子们像赖宁那样去救火,而要学习赖宁精神的实质。
少年儿童学赖宁,就要像赖宁那样培养起强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少年儿童学赖宁,就要像赖宁那样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并把这种志向化为自觉进步的动力。少年儿童学赖宁,就要像赖宁那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的优良传统。从赖宁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受到勤劳勇敢、尊敬师长、助人为乐、脚踏实地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响,这些传统美德我们要发扬光大。少年儿童学赖宁,就要像赖宁那样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中国的每个公民都能在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作出赖宁那样的选择,我们的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少先队学赖宁要求实,要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开展活动要立足班级和大、中、小队,要渗透在日常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少先队学赖宁要持久,不能一阵风刮过去。只有持续不断的教育,才能使一个形象在孩子们心目中扎根。
学习赖宁不仅是少年儿童的事,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全社会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是全体教师、家长和宣传、文化各方人士通力合作才能见效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全社会都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中国少年先锋队决心响应党的号召,像当年学雷锋那样开展学习赖宁的活动,使1.3亿少先队员尽快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