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从3000到亿万——访泰国企业家王睦良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6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泰国通讯

  从3000到亿万
 ——访泰国企业家王睦良先生
本报记者 刘爱成
1月11日,泰国1989年度“模范事业家”评选揭晓,联华塑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睦良先生被评为工业界“模范事业家”。
春节前夕,记者曾访问过王董事长。王先生中等个子,显得十分精干。他微笑着拿出一本杂志,介绍他所经营的企业项目和产品。据统计,他的产品出口到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赚取的外汇达3.5亿铢。陪同记者访问的泰国工商总会副主席吴建成先生说,“如今王先生已是亿万富翁,可是你不会想到,他当年创业的资本仅有3000铢泰币。”于是王先生便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创业史”。
王先生祖籍广东澄海县。60年前,他的父亲因家乡闹水灾被迫离乡来到泰国,靠卖苦力为生。幼年时,王睦良家境贫穷,无钱上学。他不顾打工干活的劳累,下班后坚持上夜校。他刻苦好学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同情。经朋友介绍,他当了随校车接送学生的“随车员”,这样他就有机会住校半工半读,后来达到了泰国的初中文化水平。
知识给了他智慧和勇气。20出头的王睦良在曼谷街头销售自制衣架的过程中,看到塑料工业的广阔前景。他用卖衣架积攒下来的3000铢泰币,买了一台生产塑料产品的手摇机。王先生拿出一张旧机器的照片感叹道:“当时的条件可真艰难。这种机器全靠人力,十分笨重。我们每天下午和晚上制做塑料产品,第二天一早就去销售,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经过多年奋斗,他创建了联华塑料公司,引进了日本的全自动机器设备和技术,产品品种众多,产量倍增,销售额直线上升,一天的营业额就达2万铢。3年前,公司又在曼谷南郊购买了地皮,建了新的工厂,扩大成“联华塑胶厂有限公司”。
在参观新厂房时,王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进口的设备。他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因为他认为塑料产品物美价廉,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产品正在为塑料产品所代替。
访问结束时,记者请他谈谈他在事业上成功的主要经验。他想了想说,一是要看准机会,苦干;二是要勤俭办事,节约;三是要注重商业道德,诚实;四是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搞好福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