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愿以文化献乡亲——记雷大昌创建农民文化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7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愿以文化献乡亲
——记雷大昌创建农民文化宫
杨峰 金锁
山西省临猗县牛杜镇西关农民雷大昌于1986年5月创建“农民文化宫”,坚持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和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引导农民正当致富,教育青少年走正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雷大昌今年47岁,自幼喜书爱藏,见邮便集,能写善画,漆裱兼工,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农村实行责任制后,他在自家分得的20亩责任田上打井整地,科学种田,粮棉连获丰收。他又买了两台4轮拖拉机在农闲时跑运输,并外出油漆裱糊。致富后,他针对有些青年农民精神空虚、斗殴赌博的现实,决定在村中心创建一座“农民文化宫”,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他的想法立即得到村党支部的支持。于是,他把自己历年来积攒的3万元积蓄全部投资到这上面。
这座农民文化宫坐北向南,一排6间共120平方米,宽敞、明亮,内设3室。图书阅览室订有32种报刊杂志,收藏着主人积累30多年来节衣缩食购置的中外文史名著、农业科技、思想修养、法律知识、美术绘画、文化教育等图书1.3万余册;娱乐游艺室备有各种棋具、球类。去年他又购置了收录机、彩电、录相机及发电设备,即使停电,仍能照常活动。文化服务室办理工艺美术,代购图书,开展法律、科技、信息等咨询服务。创办3年来,他坚持农忙晚上开放,农闲全天开放,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和赞扬。来这里借阅图书的有1200人次,参加游艺的8500多人次,喷字48家,绘画宣传板面32块,代购图书150册,代写诉状19份,书写婚联、春联320幅,满足了当地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要求,吸引了大批青年。
由于大部分项目提供无偿服务,收入难以为继,他每年还得从家里拿出一部分钱来贴补。去年,有些单位和个人提出以每年3000至5000元租金要承租他的房子开商店,都被他断然拒绝。
有人问他图的啥,他说,给子孙留的钱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但用知识、科学武装人们头脑,就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