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记住“我是中国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10
第3版(综合)
专栏:人民论坛

  记住“我是中国人”
王恬波
1931年,蒋介石为阻挠吉鸿昌将军抗日,强迫他去美国“考察”。那时,在西方人眼里,中华民族是一个劣等的民族。一次,吉鸿昌和国民党使馆的一名参赞同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内,邮局办事员以轻蔑的态度对他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吉鸿昌十分愤慨。随同的参赞埋怨吉鸿昌说:“你干什么要说你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是日本人,这样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地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洋奴!”他回到住处,当即用一块小牌写上“我是中国人”5个字,佩戴胸前,昂首挺胸地出入于美国人之中。每当读罢这个故事,无不使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分。是的,我们中华民族是有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是有志气的,是有尊严的,做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自豪的。
在我国近代史上,曾有不少爱国诗人以热情激昂的诗文,谱写了“我是中国人”的豪迈诗章,读后,使人鼓舞。
1925年,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刚刚从美国纽约回国,就遇上帝国主义强盗屠杀中国人民的“五卅惨案”,他“亲眼看见地上的碧血”,激起了满腔悲愤,他写了首题为《我是中国人》的长诗,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现代评论》第二卷上,诗中写道:“我没有睡觉,我没有睡觉,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字里行间,熊熊燃烧着他爱国的热火和反帝的怒火。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一生写过许多爱国诗。1928年8月,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在日本,他被日本警察拘捕,后来他写了一首自叙诗,记述了有关遭受迫害、监视的情况。其中说:“它使我不能忘记:我是中国人!”并把题目也定为《我是中国人》。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设法摆脱日本警察的监视,孑身秘密回国。在回国的船上,他又写下了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血泪,登舟三宿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充分表现了他以抗日大局为重的爱国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1935年10月,著名爱国新闻工作者戈公振从苏联回国一星期后在上海逝世,他从苏联海参崴上船时已重病缠身,许多苏联朋友曾劝他不要回来,他说:“国势重危至此,我是中国人,当然要回来参加抵抗侵略者的工作。”戈公振临死前曾断断续续把这件事告诉了前去探望他的邹韬奋。戈公振逝世后,邹韬奋在悼念文章中写了这件事。沈钧儒先生看到了邹韬奋文章后,深受感动,写了四首诗。其中第三首是:“哀哉韬奋作,壮哉戈先生,死犹断续说,我是中国人。”而第四首的四句,竟全是“我是中国人”。沈老在书中的小序中就此写道:“第四首先写一句,竟不能续,仍为此五字,再写,仍为此五字,写竟,泪滴满纸,不自禁其感之深也。”沈老用爱国激情和着泪水写出的发自肺腑之心的“我是中国人”五个赫然大字,谁说不是至壮至美的爱国主义诗篇呢?
人们都把我们的祖国比作母亲,把自己比作“赤子”。一个人平素爱自己的母亲,并不是件难事。可是,在面临严峻的考验,包括遭到母亲错骂错打的时候,仍能一片赤诚,始终不悔地爱母亲,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很多人做到了。经济学家张仲礼就是这样一个一往情深地热爱祖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者。1958年张仲礼从美国回归祖国,在十年动乱中,受到极为不公正的待遇,身心倍受折磨,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可以一走了之,再去美国当专家,做研究工作。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毫不埋怨、气馁,始终坚信祖国是爱他、需要他的。他要把自己的学识全部贡献给祖国的四化建设,他常对别人说:“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民族和祖国。”张仲礼这种赤诚的爱国之心,令人肃然起敬。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的共和国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她迅速医治了历史的伤痕,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她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加强烈地热爱她,歌颂她,建设她,保卫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