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8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的特点和90年代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4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8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的特点和90年代前景
郭培兴
8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的发展极不平坦。1980—1982年,由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世界商品市场的需求萎缩,价格剧跌。其后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需求渐趋回增,价格也有回升。但1984年初以后,价格又有回跌。1987年以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不少商品供应逐渐趋于紧张,有的甚至供应严重短缺,价格一度出现剧升。但1989年、特别是这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商品供应的逐渐赶上并超过需求的增长,价格又有大幅回落。尽管如此,8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总的说来仍有着较大的发展,价格也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8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的结构和流向也有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更趋激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引人注目的重要变化。纵观这些变化,可以大致看出有如下重要特点:
(一)世界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增长有所减缓,80年代成为战后40多年来增长率最低的10年。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统计,战后世界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其中50年代,按世界出口量计,平均每年增长7.8%,60年代为8.9%,70年代降至5.9%,80年代更降至约3.8%。
(二)在世界商品贸易中,制成品贸易的比重续有增长,初级产品所占份额相对缩小。据统计,1979年制成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57.9%,1987年升为69.7%;与此同时,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则自1979年的40.5%,降至1987年的28.4%。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尤以机电产品的出口发展速度最快,所占比重也最大,1987年世界机电产品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额的比重自1979年的31.2%升至39.3%;其次为化工产品,自8%升至9.3%;服装,自2.2%升至3.2%。在初级产品中,以燃料贸易比重下降最大,其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自1979年的19.9%,降至1987年的11.4%;其次为矿产品和有色金属,分别由2.1%降至1.5%和由2.3%降至1.9%。
(三)作为重要的供应者和买主,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重要。据统计,1979年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商品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5.5%和69%,1987年分别升至69.9%和71.3%。而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则分别由25.3%和22%,降至19.7%和19.2%。
(四)市场矛盾尖锐,竞争空前激化。8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钢铁、汽车和半导体元件等市场,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例如,80年代以前,美国和西欧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矛盾不占主要地位,但80年代,欧洲共同体发展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并抢占了不少美国重要市场,为此,双方竞相对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实行巨额补贴,对农产品市场的争夺战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为维护本国钢铁工业及市场免受他国侵占,美国对来自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欧洲共同体、南朝鲜和巴西等的钢材进口实行配额限制。
80年代,随着西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许多商品的生产或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世界市场的竞争无论在规模上、形式上,还是在激烈程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除传统的直接竞争和价格竞争外,间接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日益加剧,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直接竞争和价格竞争。
(五)价格发展极不平衡,世界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日益加剧。8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的价格,总的说来,仍有上升,其中特别是工业制成品价格续有明显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则变化不大,许多商品甚至有下跌。在此情况下,世界市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交换比价下降,价格的“剪刀差”日益扩大。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统计,1988年,世界商品市场的价格总的说来较1979年上涨了28%,其中制成品价格上涨了33%,而初级产品价格仅升2.7%;世界初级产品(不含石油)和工业制成品的交换比价如以1980年为100,则1985年降为85.1,1988年更降为76.9。
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出售工业制成品,交换比率的上述变化,显然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的不等价交换的剥削更进一步有所加剧。
展望未来,预计西方经济在90年代虽仍间有危机出现,但总的说来,将继续有所增长。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跨国公司作用的加强,国际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将进一步有所加强。因此,世界市场对商品的需求估计将续有增长。但因西方经济估计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国际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增长预期也将难能有重大突破。
随着需求的增长,9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的价格,总的说来,预期将继续保持上涨的趋势。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受垄断的控制,世界制成品价格将继续趋于上升。初级产品价格虽难能有根本的改观,但由于一些产品,特别是石油和一些金属、矿产品等受资源局限等影响,价格可能上涨,但总的说来,初级产品的价格将继续跌宕起伏,即使有所上升,其与工业制成品间的价格“剪刀差”也仍将进一步有所扩大,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估计也仍将继续保持向制成品的方面倾斜,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等贸易发展仍将遥遥领先,发达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中仍将起重要的作用。
90年代世界商品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世界贸易中集团化、地区化趋势的加强,欧共体建立统一内部市场的加紧进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构想引起的关注,将使世界商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