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津巴布韦重视发展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教育与培训

  津巴布韦重视发展教育
仇伯华
津巴布韦1980年独立以来,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发展教育,短短10年,成就引人注目。
独立前,种族歧视政权剥夺了广大黑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只有2%的黑人子女能上初中,升入高中读书的不足1%。
独立以来,津巴布韦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中学里80%以上的学生是黑人子女。全部学龄儿童都有机会入学。独立前,全国只有177所中学,现在已发展到1484所。津巴布韦全国已经实现了7年制小学义务教育,部分地区还实现了中学6年制义务教育,并正在向全国实行中学义务教育过渡。津巴布韦大学在校学生已从独立时的2000人增至目前的8000人,全国的第2所大学已开始筹建。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
重视教育投资
在津巴布韦,政府把发展教育看作是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教育事业被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长远的教育发展计划。多年来津巴布韦的教育预算一直处于第一位,占财政预算总额的22%。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开展多次为教育募捐的活动,动员各行各业和各界人士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各自的贡献。例如,在小学里,学校鼓励家长根据自愿原则向学校捐钱献物,以主人翁的姿态资助国家教育事业。
注重师资质量
教育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师资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津巴布韦为提高教师素质,制订了一系列明确的措施:师范院校毕业生执教前必须经过16个星期的实习,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则需补课;学校必须挑选高才生留校,待遇从优;教师任职三四年后,再有计划地送往师范院校或国外进修。此外,国家还不惜重金聘请外国教师来津任教。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教师队伍素质的逐步提高。
在津巴布韦,老师受人尊敬,经济收入高于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安心工作,勤于探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办学形式多样
津巴布韦政府认为,光靠正规教学途径,是难以实现教育普及的,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特别是要抓好成人教育,才能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津巴布韦初中级教育部设立了成人和业余教育司,专门负责成人和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全国成立了5所函授院校。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夜校和文化补习班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津巴布韦大学专门设置了业余培养教师研究生的课程,鼓励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学位。通过业余学习获得的文凭同样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承认。
1985年来,津巴布韦在全国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教育部门同一些私人机构密切配合:前者制订计划,提供书籍,给予业务指导;后者捐献资金,保证经费来源,提供场所。因此,扫盲运动取得显著成果,数以万计的成人摘掉了文盲帽子。
除公立学校外,全国还有私立学校30所,在发展教育中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
津巴布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源源输送着各种人才,使整个社会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知识日益普及,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精神饱满地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的未来努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