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三季里的小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5
第8版(副刊)
专栏:

  三季里的小店
彭雁华
说不准是何年何月,这儿推倒了又矮又破的民房,跳进眼帘的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街——舜井街。街中段西侧有一园林,名“舜园”,园内小桥流水,松立竹林,古典风格的墙外有一处茶社——天然居,门的两旁挂着两行字: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接踵擦肩的购物大军每每与天然居交臂失之,很少有人坐在这儿静心地品茶、赏竹。这儿与喧闹、拥挤的窗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天地。“天然居”似乎是要永久地得意于它的古朴、静谧。
“天然居”静寂的梦终于被惊扰了。在一个夏末秋初之季,毗邻于“天然居”西侧的一扇门突然启开了!也许是东道主的仓促,也许是为了不破坏周围的色调,主人只在门前立了一块齐腰高的小牌,上面写着“东方WCD高级时装商店”几个字。牌子太不起眼,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刊登在当地一家晚报上的一则小小的开业广告却没被人们忽略。
这天,购物主们早早来到舜井街,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座小店门前。
“没看前几天报纸上登的,中央电视台几位播音员的服装都是他设计的!”
“听说这位高级服装设计师今年才30岁。”
消息灵通人士在作着小广播。
此时,王纯德正在这间仅有17平方米的小店内,盘桓于一件件自己亲手设计的服装之间。小小的店内,浓缩了世界上各种美丽的颜色和迷人的图形;宽松飘逸、白底红花的孔雀裙;美国式的小姐衫显得浪漫活泼,是用浓重的色块拼成的;夫人装白底黑点,华贵大方。还有各式衬衣、连衣裙、长裙、超短裙、套装……他不时地整理一下货架上的服装,擦拭试衣镜上细微的灰尘……
门终于开了!与其说门被营业员打开,不如说让心急的顾客撞开。第一批顾客蜂涌般冲进店内,争购心爱的衣裳。他们来不及比较、挑选,更来不及在试衣镜前打量一下。不一会,店内的人更稠了,人们活动的自由度更小了,于是,抓到哪件是哪件,谁也顾不上考虑服装的尺寸、款式、花色。两小时之后,一场小小的时装争夺战宣告结束,货架上的衣服被“洗劫”一空。抢到衣服的,虽然头上冒着大汗,可心里比喝了“天然居”的冰镇汽水还凉爽,来晚了的顾客沮丧着脸。
清理“战场”时,王纯德才得知,刚才还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恶作剧:两个营业员身上的样品服4次被扒,至于立在门口的那位永远不会说话的时装模特儿,早已一丝不挂了。
尽管门前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货已卖完。然而,人们还是手搭凉棚往里面张望。
在王纯德爱人身上发生过一起撞车事件。几年前,一位朋友从香港带回一本时装杂志,王纯德极感兴趣。于是买来一块布料,照着书上的样子比猫画虎地做了一件女装。当他爱人王小群穿上这件色彩绚丽、款式新颖的服装上班时,引来许多好奇的目光。一位姑娘骑车追看,不料撞在王小群的自行车上,人仰马翻。王小群虽然眼冒金星,却为丈夫带回去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从此,即将进入而立之年而又雄心勃勃的王纯德发誓向法国的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挑战。经过几年苦练,终于练就了一手“绝活”,创造性地发明了一套新的裁剪方法:立体洋裁。从那时起,他就给自己设计的服装注册为“6·9”商标,喻意是:6年冲出亚洲,9年拿到“金顶针”奖。
舜园里碧绿的草丛开始褪色,渐渐地披上了金黄色的外套。夏去秋来,小店又开始了秋季时装展销,于是,这儿又一次涌动春潮。
只要稍稍在这里伫足,人们就会发现世界还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色彩。这简直是一个浓缩了的时装博览会;有东方温和式西装,有无袖式的贵族斗篷,有现代日本变形和服,有欧洲庄园式大衣,还有高折式风衣等等。随着营业员介绍,人们驰骋在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小店的知名度愈来愈高。外地人来到济南,也要到舜井街的这家商店开开眼。
隆冬时节,一位特型顾客找到王纯德,诉说了自己内心的苦衷。他是一名歌唱演员,虽老天给了他一副好嗓子,但上台时总为自己的身材而懊恼。无奈,他慕名而来,找到了王纯德。
王为他量完身材,说:“试试看吧。”
“什么时间来看?”
“明天!”
演员第二天如期到来,接过衣服一试,在镜前一照,竟觉自己变了样:大肚子、驼背、大削肩全没了。此时,这位曾从嘴里唱出人间最美丽的歌声的演员,激动地握住王纯德的手,久久说不出话。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小小的时装店开业,经历了夏、秋、冬三个季节的时装展销,然而,凡是来到过小店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这儿始终没有夏的灼热,秋的萧瑟,冬的冷酷,这里的主人们把春的和煦、温馨融进了四季,融进了人们的心里。
哦,春在四季的小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