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临汾市长刘和平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临汾市长刘和平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杨玉良
刘和平1983年10月担任山西省临汾市市长时才36岁。1987年,他几乎以全票先后当选为山西省临汾市市长和市委书记。从此,在临汾城的大街小巷里,经常闪现着刘和平的身影。在临汾城里,人们传颂着他对基层群众无微不至关怀的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这个单位位于一条偏僻的深巷之中,一所破旧的院落里住着100多名清扫街道的工人。一天下午,刘和平走进了这座院子。在这里,他看到工人们吃饭的灶房是设在一间矮小、陈旧、墙壁倾斜的破屋里,一张案板、一个火炉就占了屋内的大部分面积,工人们吃饭没有地方。在这里,他了解到许多快退休的工人还没有住房。看到此情此景,刘和平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他对清洁工人们说:“你们的困难,市委和政府一定会很快研究解决”。工人们听到这肺腑之言,看到市长这样关心他们,都激动得热泪汪汪。刘和平走后,没过几天,环卫处就收到了盖工人食堂的专款和批划给他们地皮的通知书。工人们高兴得奔走相告。
另一故事发生在这个市的豁口煤矿。一天,刘和平在大街上听到人们谈论这个煤矿如何苦,便决定到这个地方去看看。在这里,他看到一个地方放着一排水缸。工人们从井下收工后,一个个跳进这些大水缸里洗澡。刘和平按捺不住心头的焦急,回到市里,同市里领导研究后,派了一名得力干部去改变面貌。新矿长上任后,在整顿生产秩序的同时,把改善工人们的生活条件放在首位,不到一年时间,就为工人们盖起了宽敞舒适的澡塘。如今,这个煤矿生产年年大发展,矿区也盖起了一排排漂亮的工人宿舍,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刘和平这种对工人群众关心备至的品格,为临汾城里的人津津乐道。一些年轻工人风趣地说:“刘市长的爱是激光式的,能穿墙破壁,射向最下层的人民群众,也能射向最偏僻的角落。”
在临汾市农村,农民对刘和平同样有说不完的话儿。
在吴村镇洪堡村,农民史雷锁说:“去年麦收前的一天中午,一个人推门进了我的家,一坐下就和我们拉起了家常,我和爱人猜他是市里的干部,见他挺和气,便把咱的一些心事倒给了他。当时,听说化肥厂由于生产资金不够,要停产,这个消息传到我们村里,大家心里发毛了。心想,化肥厂要停产,那就断了咱农民的化肥,我们把这个心病告诉了他。他问我们有啥好办法,我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他一听,把大腿一拍,说:‘这可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办!’他这么一拍大腿,倒把我们弄懵了。正在这时,镇里的领导听说他在我家里,都跑到我家里来看。大伙一进屋,我们才知道他是刘市长。他回去后,还真的按我们老百姓的意见办了。结果,化肥厂生产一点也没受影响。种秋时,全市农民的化肥,一点儿也没少供应。这样的市长,咱农民咋能不欢迎呢!”
位于中条山里的郭行乡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说:“谁要说共产党不好,那才是昧着良心说瞎话哩,那市里的刘市长,不就是共产党的干部吗,十个人就有十个人说他好哩!前年冬天他还来到我这老太太家里问寒问暖哩。那是一天下午,天很冷,我这个孤老婆子的儿子闹革命时牺牲了,一个人怕冷,就坐在热炕上暖和。突然,门帘一亮,进来一个人,我问是谁,他说是市里的干部,姓刘,也不管我炕上脏不脏,坐在我身边,拉着我的手,问我的生活咋样?看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我就把我的苦楚向他诉说了一遍。他说:‘大娘,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会管你的。’没想到,没过几天,乡里干部、村里干部都先后跑到我这破屋子里来了,一问,原来那天来我家的人,就是刘市长。如今,我吃的、用的都有人操心了,我真不知说啥才好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