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史学导论》简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6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史学导论》简评
蒋大椿
姜义华、赵吉惠、瞿林东、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已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探讨了史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和任务。史学理论学科,作者称之为史学导论,说“它不是直接考察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是以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范围则是将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形态学以及历史认识主体自身的研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任务则是从历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将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系统地研究它的一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确定现代史学发展的途径,推动历史研究活动和整个历史学沿着进一步科学化与社会化的道路,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对于作者的这些看法,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推敲,但他们对研究我国史学理论学科的形成,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首先,时空跨度大。它从世界范围概述了人类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历史学在文明社会由鉴戒史学、理性史学到随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而开始的科学史学的进程,在史学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层层展示出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的演进序列;其次,本书不是孤立地,而是将史学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网络中进行考察。它在进行时态的和动态的分析中,紧紧突出两种线索:一是中国史学与外国史学的比较及各自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二是各该时代的其它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发展对历史学的影响。这在广阔的历史和科学图景中,显现出史学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本书旨在从总结和概括国内外以往的和当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成果与史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这种探讨又不是采取纯逻辑的方式,而是密切注意使研究思路同中外史学的具体发展相平行或交叉,因此提供了丰富的史学信息,可读性较强。读者将从本书获得大量中外著名史学理论家的基本观点的介绍,以及对许多史学名著的理论价值的评述。
当然,如同作者自己所说,我国史学理论还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还处在建设过程中。既然它还处在建设过程之中,各见解又不尽一致,人们难免会感到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本书已明确提出史学导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而第三章讲历史本体与历史规律,仍是在探究客观历史过程的本质。这就将作者已表示不是本书研究对象,而属历史哲学的研究内容,又实际上纳入本书范围了。这里便明显表现出史学理论仍在形成过程中的痕迹。我想,作者如将本章属于史学主体活动的内容,浓缩后移到“绪论”中,而在这里集中论述史学自身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规律,全书的内在逻辑或许会更严密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