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针 我国工业结构朝着合理方向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针
我国工业结构朝着合理方向调整
本报讯 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我国工业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朝合理方向前进了一步。
主要表现为工业发展与基础条件之间的关系有了改善,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比例有所调整。1981年到198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3.7%,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7%,工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铁路主要干线的运力只能满足需运量的50%至70%,致使大批物资积压待运。能源、采掘、原材料工业本来就相对薄弱,加上这几年加工工业盲目发展,基础工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更加剧了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
1989年,工业部门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加强宏观调控。全国工业增长速度由上年的17.7%降到6.8%,下降了10.9%。机械、电子、部分轻工生产,随着基本建设和消费需求压缩而有所控制,加工工业发展放慢。另一方面,国家对能源、原材料基础工业实行重点保证政策,基础工业生产发展高于机械、电子、轻工等加工业。
其次,表现在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坚持按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一批适销对路产品产量有较大增长,一批长线、高耗、劣质产品的生产受到抑制,有的停产,有的限产。
在过去的一年中,那些工艺技术先进而能源、物资消耗低的重点产品,为国家建设项目配套的产品,农用生产资料产品,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出口创汇产品和基础化工原料、紧缺钢材、有色金属材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那些严重浪费资源的产品如土法炼油和炼焦、土纺土织、低质白酒等,性能低下的普通机床、锻压设备,超前消费的高能耗产品如空调器、冷热风机、电炊具等,用紧缺原料生产的消费产品如铝门窗、易拉罐饮料等,有的生产受到较大压缩,有的则被淘汰。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有了进一步改善,出现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深加工产品比重上升的好势头。
此外,我国工业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还表现在企业结构有所改善上。经过一年多的整顿、调整,全国工业速度已回落到6.8%,乡办工业增长速度由1988年的35%降到13.1%。一批产品缺原料、消耗高、经济效益差的乡办企业和部分全民企业已经关停。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国工业企业结构总的在向优化的方向调整。
经济界人士指出,结构的某些方面有所改善,是一年来治理整顿取得的成果。但是工业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工业结构调整将是长期的艰巨任务。                    
    (张奇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