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喜看石头变“棉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朝鲜通讯

  喜看石头变“棉花”
本报记者 张金江 徐宝康
今天,江泽民同志在金日成同志陪同下,乘专列前往距平壤55公里的顺川维尼纶联合企业参观。
天空蓝盈盈的,春光洒满大地。两位总书记兴致勃勃地登上厂区附近的瞭望台。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管道纵横,罐塔耸立,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联合企业展现眼前。企业经理徐载弘向江总书记一边指点,一边介绍。
朝鲜的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植棉花。为了解决人民穿衣问题,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支持科学家“石头变棉花”的建议。朝鲜,特别是顺川一带石灰石、无烟煤资源丰富。朝鲜科学家研究出以石灰石和无烟煤为原料生产维尼纶的方法。朝鲜政府决定在顺川建立维尼纶联合企业。1986年,包括人民军指战员在内的4万名建设者开进工地,只用三年时间就建成第一期工程:一座年产5万吨的维尼纶厂、一座电石厂、一座制氧厂和一座年发电能力20万千瓦的发电厂以及石灰石矿和无烟煤矿。
江泽民总书记来到电石厂高炉前。满脸汗水的工人正在烧制电石。通红的炉火映红了总书记的脸。他手持观望镜观看烧制电石的情况。经理徐载弘介绍说,过去生产一吨电石要耗费3400度电和7吨煤,经过技术改造,用吹氧法生产,只用120度电和4吨煤。江泽民对此十分称赞,接着问道:“是自己的工艺还是引进的?”当听说是自己搞的时,他赞扬说:“那不错嘛!”
江泽民又来到维尼纶厂。徐经理请他看出丝用的喷头。在直径不到十厘米的不锈钢喷头上布满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微孔。江泽民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在出丝部分,像棉花似的白色纤维从喷头不断涌出。据说,用这种纤维织成的布,手感、质地都不错。
在休息室,江泽民总书记指着企业全貌沙盘模型说:“规模不小呀。”据朝鲜同志说,第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建成后维尼纶年产量可达10万吨,可以织5亿米布,全国每人可做5套衣服。
江泽民同金日成谈笑风生。江泽民风趣地说,棉织品将来价钱还要贵。金日成说,现在已经这样了。江泽民告诉金日成,中国现在穿衣主要靠棉花,但棉花的种植面积在减少,看来要解决11亿人的穿衣问题,要大力发展化纤工业。
                 (本报平壤3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