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联合政府为何解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以色列联合政府为何解体
朱梦魁
经过连日内讧和激烈争吵,以色列联合政府3月13日宣告解体。在全体工党部长辞职后,以色列议会于15日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据说这在以色列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据报道,以色列工党正竭力寻求其他小党的支持,以便在下周重组内阁。以色列内部矛盾的加剧和政局的动荡,势必对中东和谈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1988年底,利库德集团、工党联盟和其他宗教小党再次联合组阁,但由于双方的政治分歧和权力之争,第二届以色列联合政府仍然是一个貌合神离的政权。在中东和谈问题上,沙米尔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拒绝同巴解谈判,反对召开中东和平国际会议,主张永久占有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并继续在该地区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以佩雷斯为首的工党联盟则同意“以领土换和平”的原则解决阿以争端。此外,双方都想在时机成熟时,甩开对手,单独组阁。
导致这次联合政府解体的直接原因是利库德集团与工党联盟对待巴以对话的不同态度。人所共知,中东和谈的核心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问题能否得到公正解决,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被占领土的未来地位。而被占领土地位如何确定又必须通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对话。因此,实现巴以对话是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首要步骤。然而,对于有关促使巴以对话进而实现中东和平的诸多倡议和方案,以沙米尔为首的利库德集团均持强硬态度,坚持拒绝巴解组织参与中东和谈的代表权和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随着阿拉伯方面和平主动行动的持续和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改变立场的呼声的高涨,以色列内部也开始发生变化。工党领袖佩雷斯强调“以色列必须面对现实”,主张巴以对话。但是,在不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和不允许建立巴勒斯坦国等问题上,双方的立场却是一致的。
迫于内外压力,以色列当局不得不松动原有的僵硬立场。沙米尔在去年4月访美期间,抛出了一项关于在被占领土实行选举的计划,企图通过给巴勒斯坦人以有限自治,达到继续控制被占领土的目的。继之,利库德集团左翼势力又横生枝节,要求为内阁已经通过的沙米尔计划再附加多项条件。这不但遭到巴解组织和埃及方面的非议,也招致工党内部的不满。佩雷斯等人抱怨“无法与利库德集团合作”,并以退出联合政府相威胁。
继沙米尔计划之后,埃及和巴解也提出了有关被占领土选举和巴以对话的建议和原则。鉴于各方不同的立场,美国国务卿贝克于去年10月提出了一项巴以对话的折衷方案。尽管贝克方案充分照顾了以色列的利益,但沙米尔等人坚持巴勒斯坦代表团的人选要经以色列同意,不同意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和被以色列驱逐的巴勒斯坦代表参加对话。利库德集团一味阻挠巴以对话,使以色列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工党限定沙米尔必须在3月11日之前接受贝克计划,否则将退出联合政府。
以色列联合政府的解体表明,以色列抵制中东和平进程的顽固政策已经破产。今后,无论以色列政局怎样变化,特拉维夫如不及早改弦更张,只能在中东和谈过程中更加孤立,更加被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