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祖国是我的理想之本”——记北京大学副教授闵维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留学归来

  “祖国是我的理想之本”
——记北京大学副教授闵维方
赵学文
1988年6月26日午夜,他走下飞机的舷梯,从太平洋彼岸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这就是闵维方,一个矿工出身的博士。
1968年,闵维方刚刚中学毕业,就被分到京西煤矿当上一名采掘工,一干就是5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从团市委考进北师大教育系。1982年,经过公开考试,他又有幸获得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的机会。在斯坦福的4年,他读书争分夺秒,一般人选修3门课,他选修6门。4年中,他没有好好过过一个星期天。付出艰辛的劳动,总会收获丰硕的果实。4年期间,他获得高等教育学硕士、组织社会学硕士、管理与决策分析哲学博士3个学位。而这在正常情况下需要7—8年时间。接着,他又到得克萨斯大学,用12个月完成了常人需18个月才能完成的博士后工作,同时兼任这所大学的校长助理,从理论到实践了解美国高等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美国一些学者对闵维方勤奋学习的精神和优异的学习成绩给予了很高评价。担任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的4位教授都给北大高教研究所所长汪永铨教授写来推荐信,对他倍加赞赏。其中一位教授写道:“在我指导和参加答辩的100名博士中,他是数第一的。”得克萨斯大学执行副校长也给汪教授来信推荐,称赞闵维方:“他的智慧和知识,以及他对于他的祖国的深深的责任感,对于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定将作出重大的贡献。”
以如此出众的才华和学业,要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是不困难的。事实上,许多大学都表示愿意聘请他,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祖国是我的理想之本,祖国是我的事业所在。”“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祖国。”他在写给使馆的学习小结中这样写道。他还说:“正直的美国人对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是更尊重的。一对教授夫妇就曾对我说过,一个对祖国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值得尊重的。”“得克萨斯大学总校校长也说,一个人学成之后回到祖国去,学术交流才更有意义。”
闵维方没有直接阐述回国的动机,却用这些话表露了心迹。从这坦诚的话语中,可以看见一个炎黄子孙搏动的爱国之心。
还在美国学习期间,闵维方就十分关心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年暑假,他都自费回国,带回大批图书资料送给有关学校,还多次介绍美国一些学者来华讲学。
回国后,闵维方到北大工作,更把一腔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举。祖国也给他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一年半以来,他3次到香港或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承担了5个研究课题。还应聘担任了世界银行教育投资研究方面的咨询人员。他承担的课题中,《省级教育综合发展项目的研究》是世界银行第一次委托一所中国的大学进行投资方向的研究,《高等院校与社区发展研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的研究项目,还有国家教委下达的《高教决策支持系统》、《高等教育适度规模研究》和七五计划项目《高教投资决策分析》。这些项目的一些成果已经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此外,他每学期还要为研究生开课。
如今,闵维方已经受聘为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的副教授。他的事业,他的生命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沃土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