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90年代的世界计算机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90年代的世界计算机工业
新华社记者 刘昕
1989年世界计算机业的收入为25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增长幅度低于前几年。行家预计,90年代该领域很难出现80年代那种爆炸式的增长。
计算机业在90年代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出的硬件和软件能够与不同公司生产的现有机型联接;计算机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使各公司生产的新计算机从一开始就可以联网;强调降低生产成本。
消费者始终希望能在不同公司生产的计算机上,进行联网式协同工作,并希望计算机更加实用,操作更加简单,以减少人与计算机间的隔阂。因此,制造商在90年代将不仅仅着眼于开发运算能力更强、信息容量更大的新电脑,他们还将比以往更注重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
个人计算机是80年代同行业中的明星,目前占各类计算机销售总额的39%。80年代前5年,个人机的年平均销售增长幅度为70%,后5年为24%。专家预计,个人机市场在90年代最初几年的年增长率将为13%,到2000年时逐步降到9%。
工作站(终端)眼下的年销售总额为61亿美元,单机售价在1万到5万美元之间。由于这类台式计算机的设计初衷就是进行联网工作,它将在90年代与个人计算机在办公室内展开竞争。预计,工作站将是今后10年的热门产品。在这一领域内的竞争会十分激烈。
小型计算机前些年遇到了运算能力不断加强的个人机和工作站的挑战,销售每况愈下,使曾在该类型机生产方面领先的美国王安公司和通用数据公司受到沉重打击。目前,小型机在计算机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已从1984年的34%降到27%,90年代这种下降趋势仍有可能持续下去。
计算机主机的制造商面对的困难是如何减少制造过程中庞大的管理费用,以及对付来自便宜得多的低级别计算机的竞争。如今主机市场的年增长率只有3%,美国市场已基本饱和,欧洲的市场需求有限,唯亚洲的需求前景看好。
巨型计算机由于制作费用庞大,客户有限,因此90年代不会有更多的公司加入生产巨型机的行列。90年代巨型机领域内仍将是美、日争雄的局面。
对个人消费者来说,今后10年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便携式(如带有彩色液晶显示屏的膝上型计算机)、多功能(如集立体放声、高质量放像和运算为一体)和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
90年代,面对计算机市场增长的放慢,只有快速应变的公司方能生存。美国商务部的白皮书预计,日本将于1993年在计算机销售方面赶上美国。《幸福》杂志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计算机行业中的赢家不一定拥有最好的技术,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最精明的市场战略;最低的制造成本;最明确的目标和最了解国内外顾客的需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