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重视对消费者的心理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8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重视对消费者的心理分析
锦力
一个家庭的收入一般会形成两部分购买力,即需要近期实现的购买力和非近期实现的购买力。后一部分收入,是花掉还是储蓄,往往取决于消费者对今后市场行情的主观评价。1988年夏季,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本来已使消费者担心钱不值钱,当时价格改革“闯关”的形势更加剧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于是纷纷提款抢购以求保值。事情仅仅过去了一年,市场却由热变冷,消费者或增加储蓄或持币待购,弄得市场显得“疲软”,这其中也有消费者心理的作用。
治理整顿,使过热的经济降了温,物价趋于稳定,消费者心理也由恐慌变得平稳,许多人预期商品价格还会回落,现在买物不如存钱,现在买不如将来买。治理整顿中提出了过紧日子的思想,可是“紧”到什么程度?过多长时间?过紧日子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什么关系?人们一时弄不明白。加之一些企业产品积压、停工停产,一些企业奖金比过去发得少了,于是一些消费者对未来经济收入预期忧虑增多,从而偏重存钱,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这些心理因素无疑会影响市场。
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对消费行为以及整个市场变化有这么大影响,我们就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分析研究。在调节市场时,不仅要考虑产业结构、经济政策、储蓄利率等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消费者心理因素,并对其加以引导;采取某一项措施时,不仅要考虑其对经济运行本身的影响,也要考虑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解决当前市场疲软问题,就需要正确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提倡合理消费。比如说,要向消费者讲清价格下降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要一味地等待降价;要正确宣传过紧日子的思想,使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有个好的预期;积极扩大商品销售是应该的,但必须适当,推销不适当反而会使消费者望而却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