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阅读
  • 0回复

仪化公司边建设边生产创效益 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维生产突破百万吨 可织成涤纶布100亿米全国每人可做两套新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9
第1版(要闻)
专栏:

  仪化公司边建设边生产创效益
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维生产突破百万吨
可织成涤纶布100亿米全国每人可做两套新衣
本报仪征3月17日电 记者龚永泉、孙健报道:3月15日,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1.8万名职工刷下新的纪录:生产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维突破100万吨。这等于为国家新增了2000万亩高产棉田的棉花,可织成涤纶布100亿米,给全国每人提供两套新衣。
仪化工程是“六五”、“七五”期间,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我国首次依靠借债兴建的大型化纤骨干企业。
仪化是一个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经济实体,第一期工程总概算10亿元,除前期国家拨款3亿元外,其余7亿元全靠内外债筹集来的。从建设到试生产,仪化掐着手指花钱,能不花的就不花,能迟花的就不早花,千方百计自我消化各种不利因素,以争取快速和高效,结果一期工程建设只用了3年时间,在原材料、设备涨价和各种费用增加的情况下,做到了投资不超概算。第二期工程总概算为14.87亿元,剔除价格因素,仍未突破总概算。这在我国基本建设史上是少见的。
仪化在引进国外设备、工艺、技术中,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涤纶一厂有两条纺丝生产线是从日本引进的,而涤纶二厂8条纺丝生产线的成套设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比进口设备节约费用4233万元。同时,仪化还依靠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快设备备件的国产化进程。
边基建、边生产、边创效益、边还外债,是仪化负债经营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生产第一年,仪化就超额完成了上交6.5万吨化纤原料的指令性任务,不仅没有要国家的试车补贴,还净赚了1.3亿元。5年来,仪化累计实现工业产值90.65亿元,实现利税18.25亿元,还债13.5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