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一位历史学家的信念——访新增补的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9
第3版(两会新闻·体育)
专栏:

  一位历史学家的信念
 ——访新增补的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侃
本报记者 郑红深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不论风云怎样变幻,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有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奋发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经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
这是中华书局总编辑李侃教授,在被增补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一番话。今年68岁的李教授,40年代从事过抗日救亡的爱国文化运动,亲身实践使他认识到了一个真理: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近代史专家。他的“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信念,也是建立在他对中国历史、特别对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深刻研究的基础上的。李教授在他的《中国近代史散论》一书的“题记”中这样写道:“我感到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不了解中国近代史,也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社会,从而也就不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侃教授还说道: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什么力量把被侵略者讥笑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凝聚成铜墙铁壁呢?是什么力量使得被侵略者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民奋起同侵略者搏斗呢?又是什么力量把那么多的志士仁人激励起来,为救国救民而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呢?我想主要有两条: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就是靠这种巨大的力量站立起来的,并迈开历史的大步前进的。当然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笔直。今天我们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也还要靠这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压力也压不垮、任何风浪也动摇不了的。
李侃对记者说,经历过旧中国的人,经受过革命和战争洗礼的人,要用活的历史事实,向青少年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使更多的青年学生逐步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要加强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分辨力、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我们的大多数青年和知识分子,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时候不迷失方向,不随波逐流,保持科学、冷静、清醒的头脑,那么,国外敌对势力搞的“和平演变”和“思想渗透”,都会受到自觉的抵制而大大缩小或丧失其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