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用之于国 慷慨解囊——记前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胡德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9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用之于国 慷慨解囊
——记前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胡德兰
王晖
用之于己,锱铢必较;用之于国,慷慨解囊。这是对前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胡德兰同志的贴切写照。
已是耄耋之年的胡德兰大姐,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解放后曾是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同志的夫人。她每月只领取原行政十级的离休金,无任何其它收入。她的家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就连现时一般城市居民家中不鲜见的彩电、收录机也没有。一台老式单门冰箱,总算给这个家增添了一点现代化气息。
她的饮食是这样的节俭: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她的穿着是那样的朴素:一件涤卡衣服已穿了十多年,至今仍常穿在身上。她最好的一件料子衣服,还是五十年代作为省长夫人,为参加外事活动做的,现在只有在接待客人和外出参加活动时,才舍得拿出来穿。
一些亲朋好友看胡大姐生活如此简朴,提醒她说:“大姐呀,您的生活水平现在连中等人家都赶不上了。”胡大姐听后总是笑一笑:“人家生活超过了我,说明这几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快,我感到高兴。我这个老太婆有吃有穿也就行了。”
当有人对胡大姐这种简朴的生活觉得不可理解时,她说:“想想那些先我们而去的烈士,这个阔,我怎么摆得起来呀!”
胡大姐在担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时,曾重返赣东北老区视察,她看到了老区面貌的改观,农民生活的提高……;然而她也发现,几乎每个村落最差的房子都是学校:泥坯土墙,窗户没有玻璃,桌椅歪歪倒倒。最使她不安的,是老区某地新文盲在增多,许多烈士的后代仍徘徊在学校门外。
这些使这位曾是教师出身,又担任过苏区教育部长和抗大二分校教员的胡德兰大姐心碎了。于是她决定将自己几十年的两万元积蓄全部献给老区教育事业,以了却自己的一点心愿。她以自己的清正和廉洁,在人们的心目中,树起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巍巍雕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