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廉洁正气就是力量——山东省五莲县廉政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9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廉洁正气就是力量
——山东省五莲县廉政建设纪实
伊光彩 徐敏宗 何子安
民意测验,常常能够直接反映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声望。早在1988年底,山东五莲县的民主测评表明,县委领导班子的得票数都在99%以上。
靠什么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靠廉政,靠一身正气!
“向我看齐!”
“向我看齐!”这几个字很简单,要真正敢喊出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县检察院检察长尹世荣,52岁了,是部队转业干部。他就敢在全院职工大会上说:“向我看齐!”
下乡搞普法,他自带馒头、咸菜,自背水壶(他去的村庄群众缺水)。一次他的亲舅进城来看他,回家时顺路搭了公家的汽车,他照章纳了7元钱。
县委书记带人去深圳参观考察,吃从家里带去的煎饼、鸡蛋,住宿挑最便宜的旅馆。
80年代了,这似乎有些寒酸。但不管外面人怎么看,作为一个山区县,还不富裕的五莲人民却赞成。他们觉得这样的干部可信可亲,觉得这样的干部值得看齐!
“回避政策”
在五莲,10名县委常委、县长、副县长,他们的子女没有一个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及实惠部门工作。他们把这叫“回避政策”。正是主要领导不准亲属进机关大院,才遏制了人事、干部工作中人人痛恨的“走后门”、“裙带风”。
五莲的县级领导没有一个利用职权为自己的家属谋好工作的。县委8名常委,有4人的家属至今还是家属工,原县长(现为县委书记)徐善来的家属是站柜台的售货员,临时工。
多年没招干了,一次上面下来61个招干名额。怎么办?公开招考,条件、成绩、录取与否,张榜公布。招干61人,报名389人,政审之后,按考试分数往下割。结果,3个县长、副县长的孩子,11个乡镇党委书记和科局长的孩子,负责招干工作的人事局干部的孩子都因分数不够而刷下来了。整个招干过程,没有一个人说情、递条子。
农转非,弄不好要挤破脑袋。五莲县严格按条件来,几年来没有一封告状信。在中至乡,上报农转非户口时,纪检书记的家属没转,却主动让给了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家庭比自己困难的一般干部。
在县里,提拔谁,不提拔谁,不是书记一人说了算,也不是书记碰头会上定盘子,而是公开推荐,组织考察,常委会上各自发表意见,实行民主、公开的办法选拔干部。县纪委的人说:“五莲这几年选拔的局级干部,没有一个垮了的,也没有一个被说成这是谁的人,那是谁的人!”
“家丑外扬”
1989年6月,县委在“扫黄”斗争中,发现了县城一些单位观看、复制、传播淫秽录像的线索。他们抓住不放,深入调查。结果,牵扯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人员越来越多。这时有的同志担心,五莲是多少年的老先进,如果这次把事情闹大了,会影响声誉。对此,县委认为,先进单位不一定没有腐败现象,是先进不怕揭丑。经过两个月奋战,共查出观看、传播、复制淫秽录像的398人,其中党员122人,团员52人,干部60人。
在清查淫秽录像过程中,五莲县委发现几个“手眼通天”的人物还有贪污行贿、倒买倒卖的行为。县工业供销公司经理黄培信就是一例。他自恃关系多、门路广,能给县里办事,贪污受贿5万余元。查清他和其他几个人的犯罪事实后,公安、检察部门依法将他们逮捕归案。广大群众拍手称快。县委、县政府又顺藤摸瓜,查出了一批党员干部受贿案件线索,涉及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28人,其中3名科局级干部构成了经济犯罪。县委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将他们逮捕。
五莲的领导不怕“家丑外扬”,敢于把“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县党政机关建立了民主评议干部,政务公开,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检举、举报违纪者,民主协商对话,设专门机关监察等6条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给领导提意见,监督党政机关和干部,并奖励那些监督有功者。
来过五莲的人说,这里的党组织和政府有权威,有号召力。原因何在?五莲人回答:廉洁正气就是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