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冻土带上的生机——苏联重视开发、保护北极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冻土带上的生机
——苏联重视开发、保护北极地区
胡锡进
苏联国土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从欧洲的白海边到与美洲隔海相望的楚科奇半岛,狭长的冻土带只有在短暂的夏季才会露出一层泥泞的表皮。但在难于居住的表层下面却深埋着一个宝贵的矿物世界:磷灰石、金刚石、天然气、金、铜、硫、食盐……
长期以来,苏联政府十分重视开发利用北极地区,并为此拨出大量资金。一九三九年建成了第一个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现在,一个初具规模的北方经济体系已经形成,并已成为全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北极地区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十月革命前,北极地区总共才有十几万少数民族居民,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原始状态,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二十年代中期,苏联政府在列宁格勒开设了第一所北方少数民族师范学院,招收了第一批十九名来自北极地区的年青人。此后,前来内地就学的北方青年逐年增多。这些年青人学成后绝大多数回到了家乡,成为发展当地文化的骨干力量。目前,培养北方当地青年的重点已从师范内容逐步转向与当地建设相关的专业,北极地区的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要开发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北极地区,只靠十几万当地人是远远不够的。十月革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里,一批批内地人相继来到这里,在广袤的冻土带上建起永久性居民点。极地的生活环境对这些内地人来说是严酷的:冬季长夜里的寂寞,夏季长昼中的烦躁,严寒,蚊虫……一些人耐不住,干了一阵又回去了,但也有不少人通过了适应关,成为真正的北极人。为尽量缩小北极地区与内地的生活差距,政府投资在大多数居民点里开设了学校、商店、医院、电影院等生活文化设施,在居民点之间、居民点与内地城市之间开通航班。经过多年的努力,北极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一些居民点和小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如摩尔曼斯克、诺里尔斯克等。
现已形成的北方经济体系包括采矿业、当地“老北极人”的传统行业和养鹿业、航运业等。采矿业在近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科拉半岛生产的磷酸肥料满足着全苏需要量的百分之八十,它的磷灰石矿出口到许多国家。采矿业需要大量的电能,由于远离国家工业化地区,且采矿点彼此分散,使北极地区的采矿业很难受益于国家统一电网。因此,采矿点的电力主要依靠当地小型火力、水力发电站和发电能力在五万千瓦以下的核发电船。摩尔曼斯克和比利比诺还建有较大的核电站。专家们正在探讨开发该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以进一步解决北极地区的能源问题。
养鹿业和其它当地“老北极人”人的传统行业如打猎、捕鱼、伐木等近年来也有较大的发展。目前有三百多架飞机直接为牧场、林场服务,打草、喷洒药物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如今游牧队里都装备了现代通讯设备,游牧路线上也出现了许多较为舒适的“客栈”,“老北极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开发利用北极地区的同时,苏联政府对保护该地区的原始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重视。无论在这里开辟新采矿点还是修建大型电站,环保问题都是可行性研究的头一项内容。此外,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究建立采矿业与当地生态环境良性关系的办法。目前已有一些地区被国家宣布为自然保护区,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位于欧亚大陆最北端的泰梅尔半岛上。
(附图片)
北极圈内的苏联诺里尔斯克市几乎半年白昼,半年黑夜。图为冬夜里该市的孩子们在室内接受“日光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