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情绪与人际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5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情绪与人际关系
美国精神病学教授波文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与其亲属在情绪上的相互作用对患者的病情有很大影响。波文由此认为,家庭是一个情绪整体,成员之间不可能完全独立。
波文认为,人有两种最基本的生命力,即群聚和分化。群聚是指人们在情绪上相互联系,在行动上彼此影响;分化是指个体的独立感觉、思考和行动能力。一个人在情绪上完全依赖他人,则他的分化水平很低;相反,其分化水平就高。分化水平高的人能理智地处理好与父母、孩子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能独立地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思考,并自主地采取行动。分化水平低的人其行动的情绪性很大,这种人要么对他人绝对服从,要么完全对抗。
人的分化水平越低,在关系系统中所产生的慢性焦虑的水平就越高。慢性焦虑是人对于想象的威胁的反应,它似乎没完没了,人常常不能适应。例如,孩子离家出走后,父母彼此指责,抱怨,产生了对抗情绪,这种对抗关系所引起的焦虑远远大于孩子离家出走给他们带来的不安。
人的焦虑水平越高,他越希望与他人接触,以获得某些安慰和支持性情绪。因此,越是焦虑,越希望别人听他的话,要求、指责别人,最终会因失望、愤怒而变得不知所措。个人的焦虑还会感染整个家庭,搞得大家不得安宁。
根据波文的理论,家庭和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努力提高自己的分化水平,会有助于减少个人的焦虑,改善人际关系。        
    张志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