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以色列内阁危机与贝克计划的命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0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以色列内阁危机与贝克计划的命运
本报记者 张启昕
3月15日,以色列议会经过10个小时的激烈辩论,以60票对55票的多数通过了一项对沙米尔内阁不信任的动议。议会的这一表决导致内阁的垮台,这在以色列历史上是罕见的。美国报纸指出,这次投票的意义在于这一行动是同以色列是否同意举行以色列—巴勒斯坦谈判、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相联系的,因而不能小看。现在人们注意的是,经过以色列政坛的这次较量,以色列将由哪个政党出面组阁以及是否会因组阁不成而提前举行大选,以及促成以巴谈判为主要内容的贝克计划的命运在未来的时日里是否会因以色列政局的变化出现转机。
近一年来,布什政府一直希望在中东地区有些作为,能够按照它的设想缓和阿以矛盾、稳定中东局面,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又恰恰来自美国盟友以色列一方。当前,美国的做法是首先促成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谈判,实施沙米尔于去年4月提出的“选举方案”(即由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举行选举,选出代表同以色列谈判,实行有限自治),而把中东问题的最后解决推迟到以后再说。为此,美国对以色列一再作出让步,于去年10月提出了一项被称之为“贝克计划”的和平倡议,就如何实现巴以对话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一计划从提出到目前,几经修改,直到今年年初才就争议最大的巴勒斯坦代表团组成问题达成了有关各方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即在参加谈判的巴勒斯坦代表团的组成上,除了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人选外,至少可以有一名被以色列驱逐出西岸的人选和一名在西岸和有住宅的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关于谈判的议程,美国建议巴以对话主要谈判选举问题,但允许巴勒斯坦方面提出对中东问题最后解决方案的意见和设想。很明显,贝克计划是一个有关各方妥协的产物,但以色列利库德集团对这个计划的态度仍很僵硬,从而引起了以色列内阁两大政党之间的激烈争论。
最近一个月里,以色列工党不断催促沙米尔总理立即表态是否同意就美国的巴以对话方案进行内阁表决,如不同意,工党将退出内阁。由于利库德集团的内部的牵制,沙米尔本人虽然未敢公开拒绝贝克新方案,却提出了不少进行谈判的条件。他向工党提出,在同意贝克方案之前,工党和利库德两党之间必须约法三章,保证巴解组织在以巴谈判中不得起任何作用,同时保证谈判不危及以色列对东耶路撒冷的主权要求,或允许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参加选举,否则以色列可以随时退出谈判。沙米尔的要求是工党所不能接受的。工党虽然不同意巴解参加谈判,但允许巴解可以起间接作用,它虽然同意以色列吞并东耶路撒冷,但赞成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可以参与谈判进程。正是由于两党在以巴谈判问题上的分歧未能缩小,终于爆发了这次以色列内阁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与沙米尔内阁间的摩擦也在增加。美国本以为它支持沙米尔提出的“选举方案”之后,就可以推进中东的和平进程,暂时缓和阿以矛盾。岂料沙米尔去年提出“选举方案”的用意是为了应付国内外的压力,而不是真想解决阿以冲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一年来的事实表明,虽然有关各方不断努力,沙米尔及利库德集团却一味从中作梗,致使以巴谈判迟迟未能举行,中东和平进程一再陷入僵局。最近,美以之间又因为以色列在被占领土建立新居民点问题闹得不和,使美国当局对沙米尔更加不满。
沙米尔内阁的垮台是当前以色列政局中的一个重要动向,表明利库德集团坚持不谈判或一味拖延谈判的立场,即使在以色列统治集团内部也是不得人心的。由于以色列大小政党之间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目前的内阁危机不仅将会延续一段时间,而且最终朝什么方向解决也还不十分明显。贝克计划在以色列方面还将遇到什么风浪,其命运如何,至今连美国官方和研究机构也难预料。
                 (本报华盛顿3月1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