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文艺的新长城——电视片《长城向南延伸……》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0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文艺的新长城
——电视片《长城向南延伸……》的启示
杜高
《长城向南延伸……》这部洋溢着时代诗情的电视艺术作品,以磅礴的思想力量震荡着广大观众的灵魂,首先是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南极考察队在世界之极建成长城站的历史创举,塑造了具有英雄气概的考察队员们朴实感人的屏幕形象,展现了他们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情感世界,热情地赞颂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但我觉得这部电视片还有着另一方面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我指的是它所体现的艺术思想、艺术精神和艺术道路,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当我流着热泪看到南极考察队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时,我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在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筑起社会主义文艺的新长城。
我想起了三年前观看四川电视台创作的《长江第一漂》时的情景。当时我所受到的强烈感染和激动,许多同志为这部作品的出现而感到的喜悦和兴奋,都还记忆犹新。也许因为当时已经有一种错误的文艺思潮在侵蚀着我们的文艺创作,所以觉得它特别珍贵吧,那时有人正标榜一种“新的美学原则”,诱导艺术家不屑于去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劳动人民的英勇斗争和丰功伟绩。但是《长江第一漂》的创作集体,信奉和实践的却是另一种艺术哲学和美学原则。他们坚信只有在人民群众建设新生活的斗争中,才蕴藏着丰富的素材,只有同现实生活紧密拥抱,才能创作出时代的诗篇,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艺术形象。为着深切地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剧组的艺术工作者不畏艰险,沿着探寻长江源头的勇士的足迹英勇跋涉,登上了6000米高的雪峰,拍摄了一个个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惊险场面,塑造了一个当代青年勇士的动人形象。
三年很快过去了。这三年中,错误的文艺思潮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在某些方面愈演愈烈,唯物主义的艺术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原理遭到了某些人的否定,文艺领域中脱离时代和群众的倾向也相当严重。而四川电视台的艺术工作者们也在这三年中更坚定地沿着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勇敢进取,在和时代生活的结合上表现了更大的热诚,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新成果,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部气势更加宏大的《长城向南延伸……》。这个文艺现象本身,不就是十分意味深长,并且带有这个时期文艺思想斗争的显著特点么?
真实地表现南极考察队的英雄业绩,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题材,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艺术任务。艺术创作者不仅要有严肃的创作态度,更需要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艺术家的真诚,在这里既包含着对待生活的真诚态度,又包含着反映生活真实的热烈追求。四川电视台的七位艺术家为着使自己的作品无愧于现实生活,怀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他们首先不是去当演员、旁观者、挎着录相机的采访员,而是全心全意地做一名考察队员,同他们所要描写的对象真正地同呼吸共命运,融合在一起。不仅一道走完了挺进南极的万里征程,而且一道扛钢材、建屋架、拌水泥……一同奋战一同欢笑,参与了建设中山站的全过程。正是在这些艰苦的忘我斗争的日日夜夜,艺术家们才切身感受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伟力,对考察队员们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与尊敬,真正地理解了这些普通人的人生价值,透过他们平凡的外貌看见了一颗颗闪光的心灵。斗争生活的严峻考验和磨练,使艺术家们在精神上超越了自我,当他们也怀着胜利者的豪情,感到在南极这片没有污染的土地上得到了灵魂的净化和升华时,他们也就有了在艺术中表现生活真实的更大勇气和自信,他们已经感到不是要去模仿生活和表演别人,而是为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叙述自己亲历的战斗,表现“我们自己”了。艺术创作者和长城站的建设者已经不可分离,他们在思想和感情上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艺术的现实主义也就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力。切实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感受,激动着艺术家们的心,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要把最壮美的生活画面和最崇高的精神境界展现到观众面前,它们激励着艺术家们寻求和创造新的美的艺术形式。
《长城向南延伸……》是一部艺术上真正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独创性,是生活提示给艺术家的,艺术家的诗情和灵感是真正从生活中获得的。它生动地说明了生活实践对艺术创造的重要,同时也说明,艺术的真实性绝不是生活真实的机械复现,它必然带有艺术创造的主观性,每一个形象和每一个画面都是艺术家对自然形态的生活的提炼和选择,也都融进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他的审美判断。为什么在这部电视剧里,南极风光的每一个画面都显得那么美和动人呢?为什么从冰层上的小帐篷里透射出来的灯光,竟会使观众感到那么光明和温暖呢?为什么那艘破冰航行的万吨轮会成为观众心里一种伟大力量的象征呢?难道不都是因为它们浸透了创作者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英雄们的热爱么?为什么考察队员向天安门广场告别,电话里向亲人问候,入党会上的发言……这些质朴的生活场景,竟饱含着那样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感染力,难道不也是由于艺术家对他们的精神品质的深刻理解么?在这部作品里,生活和艺术,纪实性与虚构性、叙事性与形象性、生活场景与戏剧情节、真实人物与演员表演,完美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质朴的又是抒情的,是庄严的又是充满诗意的。我觉得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同样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长城向南延伸……》给文艺创作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给人们以启发,而它体现的艺术思想、艺术精神和艺术道路,将得到广阔的“延伸”,为艺术而献身的金乃千同志也将成为学习的榜样,激励广大艺术工作者,用血肉筑起巍峨壮丽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新长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