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穿航在中国与欧洲之间——联邦德国瑞克麦斯公司和中国的运输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1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穿航在中国与欧洲之间
——联邦德国瑞克麦斯公司和中国的运输合作
刘鋆
1892年,德国瑞克麦斯轮船公司拥有的世界最大的6000吨级多桅帆船“玛利亚·瑞克麦斯”号,在其处女航的东方之行中不幸遇难。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早已摆脱创业艰辛的瑞克麦斯轮船公司依然把船行的主要航向指向东方,并继续不断拓展与中国的运输往来。
该公司的第一代创始人老瑞克麦斯于1836年建造成23吨级的第一艘方帆双桅船。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从造船到航海,老瑞克麦斯的事业有了新的活力,通往东西方的运输业成为其主要航线。
20世纪初,世界航运发展处于低谷,瑞克麦斯公司为中国制造了第一艘货轮“丰利”号。1951年,“梅·瑞克麦斯”号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航中国的联邦德国货轮,当时,往返中国与欧洲一趟需要200天,但瑞克麦斯公司顶住西方许多公司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的逆流,保留着这条连结中国和欧洲交往的友好通道。1963年,该公司又卖给中国一艘“伊瑟拉·瑞克麦斯”号货轮,这艘船后被中国改名“友好”号,象征着两国人民的友谊。
中国同联邦德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的1973年,瑞克麦斯公司第四代总经理、53岁的克劳斯·瑞克麦斯作为联邦德国经济代表团一员来访中国,曾与周恩来总理商谈过中国与联邦德国商船交往事宜。从1956年起,克劳斯·瑞克麦斯每两年必来中国一趟。他被称为“中国的朋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建设突飞猛进,万吨泊位不断增加,瑞克麦斯公司又特意为中国这条航线新增两艘姐妹船,都是现代化多功能的万吨货轮。此后,又专设以中国城市天津、上海、南京、杭州与瑞克麦斯公司名字组合而成的4艘远洋货轮。
瑞克麦斯公司现在每月无间断地提供由中国至欧洲定期班轮,每月底及翌月10天内分别由天津新港和上海开出,班轮自上海到欧洲只需1个月。根据中国和欧洲两地的急需,除了“港到港”服务外,还提供集装箱“点到点”(发货单位与收货单位)运输形式,并安排在装卸点负责装卸任务。在汉堡总部的指挥下,一支一流的现代化多用途船队同中国进行着广泛的运输合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