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靠什么启动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靠什么启动市场?
许新三
治理整顿仅一年多时间,我国经济便开始从过热中走了出来,市场渐趋平稳,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效应。在这同时,也产生了市场部分商品销售疲软的矛盾。去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前年增长8.9%,扣除涨价因素,实际下降7.7%,这是近27年来所没有过的情况。部分商品销售疲软,又引起了工商企业产品不合理库存增加、企业开工不足、社会待业人员增加、企业相互拖欠款严重、经济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等连锁反应。如何启动市场,从而解决上述一环扣一环的矛盾,一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要启动市场,首先要对市场有个正确、辩证的认识。应该看到,在市场疲软的背后,是虎视眈眈瞄准市场的7000亿元城乡居民结余购买力;在部分商品工业库存日益积压的同时,款式新、质量好的商品仍畅销不衰。我国目前的市场是产品滞销和社会潜在购买力很大并存,商品剩余与短缺并存,城市商品供应有余与农村商品供应不足并存,居民有许多消费需要尚待满足与市场满足能力较弱并存。这些并存告诉我们,启动市场是完全有希望的。颇大的结余购买力和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是启动市场的根本条件,商品短缺的存在、农村商品供应不足和城乡居民种种消费需要有待满足,为工商企业启动市场提供了用武之地。这里的关键在于:
一、企业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心理,调查分析不同层次消费者眼前和长远的消费需求,据此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企业发展战略,以期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只要产品新、款式好、符合消费者需要,销路便不会有问题。新产品还能引起新的消费需要,从而带动消费的增长。众多的企业都这样做,市场就能活跃起来,出现购销两旺的局面。
二、狠抓产品质量。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买方市场”已见端倪,卖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靠什么在竞争中取胜?质量是第一重要的。现在消费者购物最怕的是产品不合格,质量不过关,许多购物欲望因此而放弃了。哪家企业的产品质量能使消费者信得过,哪家的产品就能吸引顾客,增加销售量。
三、在降低价格上做文章。价格因素是造成目前市场疲软的原因之一,因而也是启动市场的必要条件。而前期治理整顿已造就的生产资料供求渐趋平衡的态势,为降低产品成本及价格创造了条件。在我国,降低产品成本及价格的潜力是大的。就企业而言,可从提高职工主人翁地位和责任心入手,开展以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为宗旨的各项竞赛活动,同时加强这方面的严格管理,制订配套的规章制度;就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强专业化协作,发展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一旦产品成本降低,产品降价就有了客观基础。这就能推动产品的销售,改变市场疲软状态。
四、改进销售办法。随着市场由旺转淡,工商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经营作风,放下昔日“皇帝女儿”的架子,走出厂门、店门、城门,了解市场行情,改善服务态度,尽量给消费者、购物者提供便利,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和兴趣,促进商品销售和市场回升。
当然,要启动市场,除了微、中观层次外,还涉及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比如,加强对重要生产资料生产与销售的指令性计划管理,提高其准确性和科学性;拨专款支持商业储存那些眼前销售不畅而日后可能紧张的商品等。有关部门在启动市场上眼前主要能做的,除了上面已提到的外,是一些间接性工作,即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降低价格创造外部条件。如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及时给企业提供各种经济信息,加强立法,排除各种非正当竞争,强化指导性计划管理,适时适量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等。要启动市场,主要靠企业和地方政府全力以赴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乃至产业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益。这正是我们前期采取的宏观政策所期望出现而目前尚未很好出现的局面,也是为什么在市场疲软情况下仍坚持财政、金融双紧方针的原因所在。就企业或地方政府来说,谁真正认识到了当前市场的这些奥秘,并及早采取行动,谁就能早日摆脱困境,从而掌握主动权。
(原载《市场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