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农业部长何康谈农业形势和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3
第1版(要闻)
专栏:

  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农业部长何康谈农业形势和政策
本报北京三月二十二日讯 记者丁刚、卢小飞报道: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姚广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农业部长何康介绍我国农业形势和政策,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农业形势喜中有忧
何康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他说,一九八九年,我国农村经济在调整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有了较大增长,畜牧、水产、农垦和乡镇企业都继续有所发展。但喜中有忧。粮食总产量虽达到一九八四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粮、棉、油的人均占有量尚未达到一九八四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其次是农业的物质基础还很薄弱;第三是人口增加的压力。我国每年新增加一千五百万人口,以年人均占有粮食四百公斤计算,则每年需增加六十亿公斤,而耕地每年却减少一百二十万公顷。
  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
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何康说,为切实解决农民对政策的“不放心”,农业部门和各级政府将组织人员到基层去宣传“政策不变”,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减轻农民的负担。
他说,政府一再重申:十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不变。问题在于落实,以使广大农民能够理解,干部能够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是稳定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
他说,农民的交纳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农业税,一般占农民收入的百分之二左右;二是集体提留(包括公益金),按规定占收入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现在有的占到百分之七,甚至更多;三是各种社会摊派。他说,除农业税外,农民的负担不能超过上年纯收入的百分之五。这方面应该立法,并建立检查制度,以保证落实。
  积极安排农村剩余劳力
在回答安莎社记者关于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的问题时,何康说,一九八八年中国有九千五百五十万人在乡镇企业就业。到去年减到九千二百万人,有三百五十万人要回到农业上去。这里面包括从城市基本建设中减下来一百多万人和从乡镇企业调整下来一百多万人。他们大致有三个去向,一是原来亦工亦农,可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的,约占百分之三十;二是由地方政府组织投入农业开发,包括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路架桥等,约占百分之五十,国家为此已安排了三十亿元开发基金;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将从事服务业或进入流通领域。
何康说,中国农村劳动力大约剩余三分之一,所以要组织他们从事乡镇企业、农业开发和精耕细作。
  提高人均粮占有水平
何康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到本世纪末,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是有可能的,我对此充满信心,但尚须做十分艰巨的工作。
他强调,首先要控制人口增加,到二○○○年控制在十二点五亿或十二点八亿。如能达到这一目标,按人均年占有粮食四百公斤计算,到二○○○年,就要生产五亿吨粮食,比现在多一亿吨。这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每年要增加一千万吨,即每年增加百分之二点五。过去四十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也在百分之二点五左右。第二,耕地不再减少。今后要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并以耕地占用税作为耕地开发基金,逐步做到每年新开耕地一千万亩。第三,对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二的中产或低产田,要逐步加以改造。计划每年改造三千万亩,按每亩增产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计算,则可增产粮食约六千万吨。此外,还要增加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化肥产量等。计划使我国化肥产量在二○○○年时达到一点五亿吨,施用一点三亿吨,比现在的年施一亿吨增加三千万吨。这一项可增产粮食六千万吨。何康说,这些计划如都能落实,到二○○○年达到增产一亿吨粮食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大陆台湾农业交流前景良好
何康在回答台湾《联合晚报》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大陆有兴趣与台湾开展农业方面的技术交流。他透露,大陆与台湾农业学术上的交流,三年前就已开始。第一次在香港会晤,双方各派了十位专家、教授。第二次是在深圳会晤。今年六月将要在南京举行第三次会晤。在这个期间,我们通过农业交流协会还组织台湾的技术专家到海南岛进行参观考察。
何康说,去年我们与台湾有关部门开始了良种生产方面的交流合作。他相信,大陆与台湾之间农业方面的交流前景良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