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邹家华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报告指出 去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较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3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邹家华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报告指出
去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较好
连续几年的经济过热已经降温,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了压缩,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全国零售物价上涨幅度逐月降低,社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邹家华3月21日在向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的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比较好,国民经济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说,这突出表现在:连续几年的经济过热已经降温,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了压缩,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全国零售物价上涨幅度逐月降低,社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
他列举的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粮食生产获得好收成,农林牧副渔业继续发展。全国农业总产值达到六千五百五十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点三。粮食产量比上年有较多增长,达到四亿零七百四十五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与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关系密切的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都有较大幅度的增产。由于播种面积减少,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连续几年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已经降了下来。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二万一千八百八十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为百分之六点八),达到了计划的要求。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八点四;重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八点二。工业生产结构有所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控制,一批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四千亿元,比上年减少近五百亿元,下降百分之十一,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压缩百分之二十以上。在连续多年投资膨胀的势头得到抑制的同时,投资结构有所调整,重点建设有所加强。全国建成投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五十七个;大中型项目的单项工程一百二十八个。
——市场商品供应比较充裕,零售物价上涨幅度低于上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八千一百零一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九。吃、穿、用商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额继续增长。棉布、自行车、缝纫机、家用电器等商品销量在前几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回落。1989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百分之十七点八,上涨幅度低于上年,特别是从10月份开始物价上涨幅度已降到两位数以下。
——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继续发展。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货物总额达到一千一百一十六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六。其中,出口总额五百二十五亿美元,增长百分之十点五;进口总额五百九十一亿美元,增长百分之七。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
——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稳定发展。1989年,科技战线取得国家批准的自然科学奖一百七十八项,国家发明奖一百五十项,科技进步奖五百零四项,一些领域的科技成果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教育事业在调整结构中向前发展。基础教育继续加强,全国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的县达到一千三百八十九个,比上年增加六十三个。
——社会消费需求有所控制。198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一千二百六十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六;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六百零二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点五。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一部分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略有下降。社会集团消费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1989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五千一百三十五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一千三百三十四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一。
邹家华指出,尽管治理整顿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多年积累下来的国民收入超分配、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销售疲软,资金紧张,产成品库存积压,商品流通不畅,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回落过猛。(三)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一些长线的、质次价高的产品仍在增产,而一些紧缺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则增长不快。基础产业的重点建设资金不足,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工工业的行业改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同治理整顿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四)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五)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城镇待业人员增多,部分居民生活发生困难。
他指出,这些问题,不少是原有矛盾的进一步暴露,有些是治理整顿中难以避免的,有的则是在新情况下出现的新矛盾。从我们工作上说,也存在一些缺点。我们一定要肯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