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王丙乾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报告说 去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国家预算 基本保证了建设和改革的资金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4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王丙乾在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报告说
去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国家预算 基本保证了建设和改革的资金需要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在3月21日向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的报告中说,1989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国家预算,基本上保证了建设和改革的资金需要。尽管财政赤字有所扩大,但在当年出现若干特殊因素的情况下,国家预算的执行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王丙乾说,根据现在的预计数字,1989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为2919.2亿元,完成预算的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二;国家财政总支出为3014.55亿元,完成预算的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九;收入和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95.35亿元。
王丙乾具体介绍了去年国家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完成情况,并分析了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完成情况。他说,中央财政收支相抵,支大于收113.94亿元;地方财政收支相抵,收大于支18.59亿元。
王丙乾说,在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供需矛盾突出、财政平衡非常紧张。按照现在的预计数字,国家财政赤字和中央财政赤字都超过了预算。赤字超过预算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春夏之交,部分地区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对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有很大干扰,给国民经济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直接和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减收增支;二是原来国家预算确定的十几项增收措施,由于情况变化,为了稳定局势,有的推迟出台,有的缩小了征收范围,有的没有出台,影响了一部分中央财政收入;三是在预算执行中,地方财政增加了农业、教育、科技、救灾等项支出,这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些支出控制不严,超支较多。
王丙乾说,去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在开辟财源,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王丙乾具体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和成绩:
(一)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组织收入,超额完成了收入任务。这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使生产和收入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各级财税部门认真整顿财税秩序,大力推进以法治税,纠正越权减免税,加强征收管理工作,清理拖欠税款和其他各种收入,使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任务。各地财税部门在坚持依法征税、不增加税收负担的前提下,加强了对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以及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征管工作。同时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去年先后对各项预算外资金征收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对彩色电视机、小汽车开征特别消费税;对农林特产税扩大征收范围等,当年共新增财政收入145亿元。这一年国内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95亿元,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九。扣除不可比的因素,则增长百分之七点四,同工业生产增长百分之八点三基本是适应的。
(二)贯彻紧缩财政的方针,控制和节减了一些非重点的财政支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县以上单位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总额为36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下降百分之十一点五,其中专控商品比上年下降百分之十七点九。
(三)调整支出结构,增加了能源、交通、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投入。1989年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是按国家预算进行控制的,执行结果没有突破预算,但支出结构有所调整。据统计,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重点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同时,各级财政还挤出财力,较多地增加了对农业、教育、科技的投入。
(四)结合治理整顿工作,全面开展了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先后派出62万名检查人员,对85.5万户企业和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出应当上缴财政金额88.2亿元,已补交入库66.54亿元。
王丙乾指出,由于国家建设规模和资金需求超过国家财力可能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去年国家财政仍出现较多的赤字。财政出现赤字,对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和推进改革都是不利的。同时,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费、低效率的现象,使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销售疲软,工业增长速度回落过猛,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下降。此外,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财政秩序混乱,监督管理不严,预算约束软化,偷税漏税,截留利润,转移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不断发生,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主要是前几年积累下来的,也有一些是治理整顿中新出现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总结经验,坚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