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在京举行 宋健强调提高全社会抵抗灾害的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4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在京举行
宋健强调提高全社会抵抗灾害的能力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实习生王晋宁、记者赵鹏)今天是世界气象日,我国一批气象、水文科学家会聚北京,围绕“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轻自然灾害服务”这一主题,交流对付我国自然灾害的研究成果。
国务委员宋健到会讲话。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据了解,过去40年,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遭受自然灾害面积约5亿亩,每年因灾损失粮食约150亿公斤。为了预防和减轻灾害,我国已逐步建成比较完整的气象、水文观测预报网。全国现有遍及各地的气象台站2600多个,气象工作逐步采用了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装备,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逐步提高,尤其能较准确地预报热带气旋和寒潮等大范围气象灾害。我国水文部门正逐步建立起为防洪服务的现代化水文预报系统,目前全国已有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的无线电报汛台站5800多个,有40多个中小流域已采用水文遥测系统,提高了水情测报精度和时效。
宋健在讲话中说,气象、水文部门都有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在为国民经济服务,特别是在防洪抗旱、灾害天气预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务。
宋健指出,气象、水文有规律可循,气象、水利部门应团结战斗,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改善科技装备,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及时学习吸收国际防灾工作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要继续改进作风,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宋健强调,防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既是气象、水利部门的艰巨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严肃责任。今后要大力向群众普及防灾抗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抵抗灾害的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