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复旦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4
第6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
——复旦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之三
本报记者 萧关根
发挥文理综合优势,把那些方向正确、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研究学生中深层的思想问题,以利于攻克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论“制高点”。这是复旦大学今年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复旦大学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近800人,中级职称的1000多人,学部委员10人,博士导师29人……这是“复旦人”引为自豪的本钱,但过去这些教育资源并没有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充分利用。
去年春夏之交的这场政治风波,使学校领导认识到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党委副书记王荣华说,实践使我们感到,只靠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做思想工作,力量太单薄了。所以,党委在组织800多名教师下班级的同时,还请一些理论功底较深的教师作了48场大型辅导报告,随后又请近10位知名的专家学者举办了系列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在较短时间里组织起一支理论队伍,促进学生健康反思。
如今,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与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向他们介绍学生和教师的情况,请他们研究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来攻克这些问题。今年2月16日,学生开学报到前一天,党委宣传部长程天权副教授和世界经济系主任陈伟恕副教授分别向准备下班级的600位辅导员、班主任及有关教师作了形势报告。他们着重分析了东欧形势和国内经济的整顿治理情况,教师们听了比较解渴。
为建设好一支理论队伍,复旦大学把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当作主力。他们根据学生情况改进了理论课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为研究生开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和《邓小平著作选读》两门新课,还要开《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课。他们还到5个系担任兼职辅导员。这5名教师安排每周政治学习,举行讲座、辅导,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普遍受到学生好评。
学校领导从中得到启示,从今年开始,学校实行这样的规定:助教、讲师申请晋升职称,必须具备两年经考核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历或其他社会工作经历;副教授原则上也应担任一定时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或其他社会工作方可晋升教授。党委还决定成立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小组,加强对教师思想工作的领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