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辽宁采取四条行之有效措施 部分企业停工待工问题缓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5
第1版(要闻)
专栏:

  辽宁采取四条行之有效措施
部分企业停工待工问题缓解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徐江善)如何解决当前一些企业出现的亏损、停产、半停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省长李长春向记者介绍了这个省新近采取的4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千方百计启动市场,加强销售。营口市组织千名人员推销本地生产的工业品,还组织千名职工分赴各地催要货款。丹东手表厂组织500余名职工分24路推销积压手表24万只,获销货款750万元。
——加速对亏损、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兼并。对那些产品质次价高、不适销对路的企业,按照经济规律,把他们的生产要素在全社会重新组合,使之形成新的生产力。本溪市政府采取这种办法,解决了23户企业恢复生产的困难。
——筹措资金,科技扭亏,加强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协调工作。抚顺市成立风险基金领导小组,筹集资金300万元,和银行的风险资金捆在一起,向35户企业投放生产启动资金2200万元。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调整产品结构,开展科技扭亏活动。丹东市一些停产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开发了一批新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销路。
——发挥各种优势,帮助困难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鞍山市重点扶持了115户特困企业,收到良好效果。沈阳市总工会组成劳模扶贫团,分四批与95户特困企业建立帮带关系,现在已有19户扭亏为盈。
“实践证明,实行这些措施效果是好的。”李长春说,2月份与1月份比较,省内停产、半停产企业户数与涉及职工总人数均有减少。全省一度严峻的停工待工形势得到初步缓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