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办好人民关心的事——访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市长洛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5
第3版(两会新闻)
专栏:

  办好人民关心的事
——访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市长洛嘎
本报记者 卢小飞
两年前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拉萨市市长洛嘎曾对记者说,稳定西藏首先要稳定拉萨,而稳定拉萨首先要办好拉萨人关心的几件大事。
今天,他还是这个话头。
1988年,他首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京赴会的时候,一看到京城林立的高楼,便想到拉萨旧城区的改造。当时全市还有13万平方米的危房,上、下水道设施和城市卫生状况都较差。面对京城繁华的市场,他又想到了拉萨人的“三个篮子”(蔬菜、肉、酥油)。
两年过去了。洛嘎告诉记者,拉萨的老城区已经改造得眉清目秀。政府3年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改造了9万多平方米的危房和5190米的上、下水道;新铺了6149米的路面;新建了13个居民小区,建筑面积达37.7万平方米。拉萨居民现在人均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市里的4万平方米危房,今年内可以改造完。“年底我就可以宣布:拉萨市旧有的危房已不复存在了。”
洛嘎又说起了“三个篮子”。
“对我们藏族人来说,最关心酥油,不吃饭、不吃菜,也不能不喝酥油茶。西藏高寒缺氧,全靠这高脂高热高蛋白顶着呢。因此,酥油向来是市场上的紧俏商品。酥油市场价格曾一度从原来的每公斤3.5元涨到6元,市民收入的大部分都用来买酥油,老百姓招架不住了。
“那正是1988年我来北京开会的时候,简直愁死了。你知道,我是搞畜牧的,脑子里尽是蛋白与脂肪什么的。我注意到北京市场上的奶制品大都是脱脂的(正值‘减肥大趋势’),脂肪去哪了?一调查,竟是滞销品。还了解到,内蒙古5个奶粉生产厂家的奶油没去处,正好可以填补西藏的肚子。按每人每月食用1.5公斤酥油算,全市共需50.45万公斤(不含寺庙)。去年全市购进150多万公斤酥油,今年购进200万公斤。
“过去西藏人认为缺什么都可以从内地引进,唯独酥油和青稞这两样不行。事实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如今拉萨市酥油供应已不限量,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25元至3.5元,比1988年下降40%,还余下50多万公斤调剂给西藏其他地区。”
他谈到另外两只“篮子”。过去,拉萨人吃菜不多。如今饮食结构变了,就连种植结构也相应调整了。1985年拉萨市已有商品蔬菜基地4300亩,1989年增加到7083亩。品种也由萝卜、白菜、土豆等十几种增加到40多种。洛嘎说,现在拉萨市民人均每日吃菜将近0.5公斤。至于肉、奶的供应也已不成问题。
这些年,拉萨多数市民对市政府是满意的。人们常说洛嘎是平民市长,有群众观点。记者问洛嘎怎么看。他说:“我还是那句话:人民公仆要办好人民关心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