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电子表决系统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5
第3版(两会新闻)
专栏:会场内外

  电子表决系统参观记
本报记者 喻权域
3000人表决,1分钟显示出结果!
今年“两会”使用电子表决器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许多朋友给我打电话,希望知道详情,于是我在24日上午去人民大会堂后台,参观了电子表决系统控制室。
第一印象是专家们年轻。3位负责人,平均年龄38岁。
第二印象是机器小巧。主机只相当一部47厘米的电视机,加上辅助设备,总共只有双扇门电冰箱那么大。备用的一套也是如此。
“这东西又新又不新。”承包研制这套系统的保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39岁的张洪刚讲得很平静,“说它不新,因为西方一些国家的议会已经有了。我国人大常委会从1987年起也用上了表决器,那是中科院成都计算所研制的。说它新,是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规模如此之大、功能如此齐全的电子表决系统。”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同志介绍,安装电子表决系统,是去年“两会”结束后提出来的。当时有人主张从国外进口,我国的电子专家坚决不同意。他们说:进口得花大量外汇,还得请外国公司派人来,坐在主席台后面操作、维修。我国老百姓肯定不高兴,我国电子专家会无地自容。消息传开,我国有4个单位要求承担设计、制造这套系统的任务。经过专家论证、招标,最后由保利电子技术公司承包,由江苏无锡的江南技术研究所生产。
36岁的总设计师林达亮说:我国自行设计、自己生产的这套系统有三个特点:一是大。国外生产的最大表决系统是1700门,西方国家议会实际安装的只几百门;我国这套系统有3376门,主席台上388门,主席台下2988门。二是功能全。安在代表桌上的表决器只有文具盒那么大,却有三种功能——报到、表决、发言(这次未开动发言设备)。外国议会的表决器,多数只有表决功能,最先进的只是再加一样功能而已。三是计算快。国外的表决系统要一分多钟才能采集(即统计、显示)一次。我国这套是每0.84秒就统计、显示一次。最近一次表决,总共只用了40秒钟。如果3000代表能在同一秒钟按表决器,可以在两秒钟内把表决结果显示出来。
我说:真神!不过太神了也有问题。电脑把谁投赞成票、谁投反对票都记录下来,岂不令投票人担心吗?
林达亮说:“西方国家议会的表决系统,多数是要‘记号’,也就是要记名的。我们在技术上也做得到。可是去年一开始设计,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领导人就明确交待:要严格依法办事,这套系统必须是无记名的。不仅表决之时查不出,表决之后也要查不出投票人。所以,我们的设备里没有安装记名(记号)的软件。”
讲到这里,林达亮总设计师严肃地说:“我国科技人员是守法、讲良心的。我可以负责地向全国11亿人民保证:谁也不能从这套系统里查出谁投的是什么票。”
我说:既然没有记录,查不出谁投什么票,你们又怎能保证表决结果的计算无误呢?
39岁的总工程师严援朝笑道:“问得好!我告诉您个秘密,‘两会’开幕前,3月9日夜,我们请了3000多人来人民大会堂试用表决器。电脑计数与人工点数同时进行,试了各种各样的表决,没有任何一点差错。因此我可以保证,表决结果准确无误。”
我提了一个怪问题:如果有一天需要进行记名投票,怎么办?
严援朝回答:“只要人大常委会正式作出决定,用公函通知我们,我们可以装上记名软件。但是得给我3天时间来改装。”
最后一个问题:花钱多吗?
张洪刚总经理回答:现在还没结算。我只告诉您一个数据,去国外买一个表决器要500美元。我国自产的至少便宜一半。
记者告别时,3位年轻“老总”交待:记者同志,请您笔下留情,别说我们这套系统“万无一失”。西方国家议会的表决系统也有出故障的时候,万一我们出了故障,还请大家体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