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让四川走向世界”——人大代表张皓若谈对外开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7
第3版(两会新闻·体育)
专栏:

  “让四川走向世界”
——人大代表张皓若谈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于宁
“在治理整顿期间,不仅沿海地区仍然要对外开放,我们内陆省也要更加开放。”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张皓若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记者谈的看法。
张皓若代表结合四川的实际,提出内陆省要更加开放的五条依据。他说,第一,四川的生丝、生猪、柑桔等农副产品、一些矿产品和机电产品不仅需要进入国内市场,也离不开国际市场。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需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第三,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以及大批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也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第四,消化大量富余的劳动力,需要输出劳务。第五,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吸收国外有益的东西。张皓若说,他前年初到四川工作时提出,要让四川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四川,大家都赞成。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四川对外开放获得可喜进展。前一时期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制裁”,美、日等国与四川结成友好省区的州、市,受到本国舆论的很大压力。我们多次重申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不变,重申要继续保持与这些州、市的友好关系。结果,不但原有的友好省区一个没减,今年3月还同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大区结成了友好省区。今年2月26日至3月5日,四川举办了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同时举办中国丝绸交易会、四川国际友好电视周、成都灯会,境外来的客商达1100多人。原来的目标是成交一亿美元,实际超过了两亿美元。一些境外客商说,以前眼光只向着中国沿海地区,以后要更多地注意中国的内地,内地潜力很大。
最后,张皓若代表对记者说,内陆省的对外开放需要迈出更大的步伐,但是不能套用沿海地区的办法,要从本省省情出发,立足当地实际,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